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正文

曾经的天府之国,如今的物流重镇——陈仲维解码成都物流业

发布时间:2016-09-02 09:36:07 现代物流报

她是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物流整体格局中都占据重要位置的城市。

之所以给予这座城市这么高的评价,非浪得虚名。

她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部商贸物流、科技、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她是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和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更重要的是,她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

她是谁?她就是成都。

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仲维,在接受第一物流全媒体 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成都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大力改善物流环境,加快建设西部区域物流中心,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完善顶层设计

——积极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物流业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复合型产业,需要多种要素密切配合。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发改委是物流行业的主管部门,但是还需交通、商务、工信、公安等众多部委的配合。

物流业,没有一个统一管理和整体协调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使物流业行政审批手续繁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陈仲维告诉记者,物流业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在成都是不存在的。这缘于他们在物流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① 加强组织领导。陈仲维向记者表示,早在2003年,成都市就在国内率先成立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经过多次机构改革和探索,2014年成都市新一轮机构改革新组建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以下简称成都物流办),升格为成都市政府工作部门。

成都物流办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指导全市物流产业发展,推动物流园区、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协调推进航空、铁路、公路等物流通道开通和公共口岸体系、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统筹协调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② 完善管理体系。通过积极整合交通、经信、商务等相关部门物流管理职能,协调海关、商检、民航、铁路等中央和省直单位服务职能,相关区(市)县政府也分别设立专职工作机构,初步建立了分工明确、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管理体系。

③ 强化政策扶持。物流管理体制的理顺,也推动了成都市出台的物流扶持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据陈仲维介绍,成都市先后出台《加快推进现代化物流发展意见》、《关于促进城市共同配送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制定了土地供给、工商登记、税收优惠、融资补贴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全力推动物流产业加快发展。

优化物流布局

——科学编制物流发展规划

如果说理顺物流管理体制,成都市走到全国其它省市的前列,那么优化物流发展布局则可以说在西部地区拔得头筹。

① 搭框架:据陈仲维介绍,2004年,成都市率先在西部地区编制了物流集中发展区布局规划,按照“全域成都”和“集中集约”理念,提出了建设“一网(物流网络)二平台(信息平台、交通运输平台)、四园区四中心(四个物流园区、四个物流中心)、若干物流服务站”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

② 优布局:2009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四川省关于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物流园区发展的规划部署,成都市按照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和集疏运格局,先后编制完成了《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9—2012)》、《成都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年)》。2015年编制完成的《成都市现代物流业2025规划纲要》纳入了成都市“2025规划”体系,形成新一轮全域物流集中发展区规划布局。

发展稳步推进

——物流产业成绩斐然

创新物流管理体制和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加之成都市委、市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成都市物流业逐步驶进了发展的快车道。

陈仲维告诉记者 ,近年来,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产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2015年,成都市社会物流总额42188亿元,同比增长14.3%;

物流业实现增加值856.5亿元,同比增长11.4%,占GDP比重7.68%;

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851.29亿元,占GDP比重为16.6%,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

陈仲维不无感慨地说,“这样的成绩真心的来之不易”。具体来说,他将其“浓缩”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物流设施服务不断提升。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有力。成都率先在中西部城市建成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建成中西部地区设施最先进、处理能力最强的公共航空货邮平台,并获批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于今年5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加快形成“一线四站”铁路货运场站体系。

建成了“一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市域公路里程和公路密度显著提高,第二绕城高速建成运行,第三绕城高速即将开工建设,“三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加快形成。

二是物流产业园区初具规模。成都按照国家和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要求,大力推进“四园区四中心”和物流服务站建设,促进物流项目集中集聚发展。

截止2015年,成都市建成标准化仓储设施累计突破300万平方米,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425亿元。目前成都市聚集了UPS、TNT、DHL等全球性跨国物流企业和中远洋、中外运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100多家。

三是口岸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成都市依托航空、铁路、公路等口岸型物流园区,有效整合市内分散的口岸服务设施,加快构建“一区两园三口岸”的口岸服务体系,实现了“多点报关,多点放行”和“区港联动”的全域通关模式。

目前,成都航空口岸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了7×24小时通关模式,相继获批植物种苗、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指定口岸和离境退税试点城市。

铁路口岸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已通过国家验收并封关运行。

成都公路口岸已通过国家验收并封关运行。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并封关运行,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批。

② 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不断推进。一是航空枢纽优势地位继续巩固。成都高度重视航空枢纽建设,将双流国际机场作为国内重要的国家级航空枢纽进行打造。

通过大力拓展国际航线,做强做大基地航空公司,构建高密度衔接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加快形成泛亚航空中枢、中欧门户枢纽和西部中转枢纽。

截至目前,双流国际机场已通航城市192个、航线总数250条,开通85条国际及地区航线,航线网络覆盖北美、欧洲、中东、大洋洲、非洲以及亚洲的重要枢纽城市。

2015年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约56万吨,继续巩固国内航空第四城的地位。

二是国际铁路枢纽功能不断完善。2015年以来,成都市全力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大机遇,深入实施抓好创新驱动、走好“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实施“蓉欧+”战略,以打造贯通欧亚、通江达海“一带一路”大走廊为目标,依托青白江“两站两园区”规划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

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已上升为市级重大工程予以统筹推进,“一站式”口岸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面启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建成“集装箱吞吐量最大、通道竞争实力最强、临港配套功能最优”的国内“国际铁路第一港”。

同时,成都“蓉欧快铁”2013年4月开通以来,“站到站”运行时间已由初期14天缩短至11天,并实现了双向加密稳定开行,“蓉欧快铁”国际端已延伸至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等欧洲枢纽城市,国内端已延伸至上海、宁波、厦门、深圳、昆明、武汉等沿海沿边重要城市。

陈仲维透露,下一步,成都市将大力拓展往返货源,全力推进“蓉欧+”战略,力争 “蓉欧快铁” 2016年全年开行300列以上、“中亚班列”全年开行100列以上。

三是国家公路物流枢纽建设不断推进。成都市已基本建成集货运集散、仓储配送、信息交易、停车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公路货运枢纽。

通过不断推动公路专线、零担货运向实体平台或线上交易平台集中,逐步引导以传化公路港为龙头的公路货运信息交易平台和公路货运集运平台建设公路货运班车总站,开行“客运化”公路货运班车,提供川内“半日达”、川外“定日达”等高端货运产品,推动公路货运服务的产品化和标准化。

③ 西部多式联运网络不断拓展。成都是继青岛、西安、郑州后,海关总署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批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了国家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陈仲维表示,成都将以此为契机,立足于加快建设以成都为运营中心、面向全球的西部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推动单证中心、订舱中心、箱管中心等建设,实现与海关、港口以及物流园区与企业间的电子数据交换,大力发展以铁路集装箱运输和航空运输为骨干的国际国内多式联运业务。

同时,成都依托对外物流通道和口岸设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发展以铁路为主导的综合交通集疏运系统。

目前,已开通成都至泸州、万州的铁水联运班列,开行双流国际机场至其他城市的“卡车航班”,增开成都至泸州、重庆的公水联运班车。

(编注:2016全球供应链管理(成都)论坛暨第七次CSCMP中国大会也将于9月8日至9日在成都召开,了解成都物流发展机遇,了解全球供应链管理趋势,可登录第一物流网关注相关动态!)

加点料

成都市加快推进

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作

2015年以来,成都市按照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面启动了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

一是制定了《关于促进城市共同配送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国尚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确立了“政府监管,企业运作;分类试点,阶段推进;规范标准,技术支撑”的发展思路,创新性提出了集中配送和共同配送两阶段的实施步骤,提出了成都市城市配送发展的目标、任务及措施;

二是制定了《城市物流配送车辆营运技术规范》、《城市共同配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和标准,建立了覆盖仓储、车辆、运营、服务等城市配送全领域的地方标准体系及支持政策;

三是出台了《关于加快“菜篮子”工程物流设施及配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菜篮子”产品配送纳入城市共同配送体系,鼓励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卖场等采用自营物流或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方式,通过标准化冷链配送车辆等载具,实现向中心城区终端零售市场的共同配送。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成都市已认定首批试点企业44家,投入标准化仓储设施30万平方米,纳入试点的标准化集中配送车辆近1200辆。城市共同配送车辆监管服务平台系统开发和监控中心已同步建成投用。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