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菜鸟网络与高德地图联合在京发布物流数据开放平台,双方将打通底层地址数据,建设国内最先进的5级地址库。这是怎样的先进生产力,看看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cn156news)的剧透。
5级地址库相比4级地址库 先进在哪?
①四级库,或让你迷路:“目前国家标准的4级地址库只能精确到乡镇和街道,5级地址库将把地址服务的颗粒度精细到小区和楼栋。”菜鸟网络CTO王文彬在会上介绍。
中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址库是国家标准的4级地址库。经常网购的消费者深有体会,填写送货地址时,省、市、区县、街道和乡镇这4级地址是不用手动输入的,只需要在数据框内勾选。这是因为这4级地址都是标准化的,不会产生认知差异。
再往下的地址,比如道路名称、村落名称、小区名称、商业门牌号、居民楼栋号等信息,都需要用户手动输入。
在地址库使用过程中,系统就需要对这些非标准化的地址信息作解析。而面对同一个末端地址,不同用户填写的信息描述往往是不同的,这就会大大降低地址解析、识别和使用的效率及准确性。
末端小件员在进入社区、村落、居民区等派送包裹时就只能人工规划路径,效率在这一段会非常低。
②五级库,精准直达:但5级地址库能够精确定位一幢楼的经纬度,下图所示,在一个区域内,原本四级地址库只能精准到街道,部分显眼的建筑,但当数据采集精准到楼幢后,就能为小件员解决最后配送500米的问题。
除此之外,5级地址库可以引发更多的应用场景畅想,O2O、同城配送、交通导航等都需要更为精细的地址服务。
采集5级地址库 高德的底气在哪?
从4级到5级,仅仅相差一级,但两者的距离不可谓不大,原先只是显示一个区域内的道路与显眼建筑物,现在需要事无巨细将一个小区内所有的楼幢一一展示出来,不仅工作量投入非常大,成本也是相当的高。
那么高德为何敢做这样的事情呢?
①高德的强大数据底蕴:高德地图技术副总裁田密表示,高德地图已经采集了5700万个门址信息,能提供650万公里导航道路数据、超400种道路属性信息、超7500平方公里三维模型数据,覆盖中国31个省(直辖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②高德的服务能力:同时,他在发布会上介绍,高德地图拥有先进的数据融合技术和海量的数据处理能力。服务已经超过三十万款移动应用,日均处理定位请求及路径规划数百亿次。
然而即使有如此强大的数据基础,以及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但未来升级5级地址库的困难依然是巨大的。
如何在原先的信息采集渠道基础上进行完善,得以跟上5级地址库庞大的信息量需求与更高的更新频率。田密介绍了三种途径:
①实采:首先,是实采,高德拥有1000余人的专业地址信息采集团队;
②众包:其次,是采用众包模式,用淘金、反馈的手段聆听用户声音;
③大数据挖掘:最后,是大数据挖掘,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优化地址库。
菜鸟的物流数据是信息采集重要来源
①菜鸟社会协同的力量:菜鸟此番建立5级地址库,一方面因为运转在菜鸟平台上的物流合作伙伴与快递员急需更精细化的地址服务,但也得益于庞大的社会化协同服务的队伍创造了庞大的物流数据,为5级地址库信息采集作出莫大的贡献。
②菜鸟庞大数据的支撑:在菜鸟系统上,有物流合作伙伴的170万快递员每天在提供终端配送服务,他们的行为本身就在对末端地址进行采集、验证和回传。这种能力与高德的地图能力结合后,将产生地址库新标准。
升级5级地址库,因为4级不够用?
那么菜鸟与高德为何会有搭建5级地址库的想法呢?原先两者合作的4级地址库不够物流行业使用了么?
确实如此。
①地址覆盖不到位:王文彬表示,观察导航地图可以发现,小区内的某些讯息是覆盖不到的。但对小件员最后一公里来讲,这恰恰是他们需要的服务。因为这部分信息缺乏,导致了配送效率较低。
②门址信息更新频繁:另一方面,中国地址变化迅速,小区建设非常快,最小的门址信息因此不断更新,对小件员与用户影响都比较大。
③已积攒资源优势:此外,高德地图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累积了不少更精准的地址信息,菜鸟的电商物流讯息与派送员轨迹也是既有资源,这些都推动着双方共同向5级地址库方向前进。
④行业流动性催生高需求:同时,田密认为,物流行业从业者流动性很大,如何帮助新人更快熟悉一个区域,保持配送时效,这都需要更精准的地址服务。
⑤标准化的未来趋势:而此前,道路名称、村落名称、小区名称、商业门牌号、居民楼栋号等信息因为没有标准化,导致用户填写“有不全有错别字的,有通俗讲法”,这都给地址解析造成干扰,因此在更小的地址范围内进行标准化是未来亟需的。
未来一年或将采集1亿2千万地址信息
发布会当天,菜鸟与高德宣布,5级地址库的能力将通过双方搭建的开放平台,开放给各行业使用。
那么目前,5级地址库建设到何种程度了呢?王文彬表示已经有大概4000万的数据被采集完毕,在2016年,希望能采集完成1亿2千万条,最后希望2年内完成2亿到3亿的地址信息采集。
供稿: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微信号:cn156news)作者:周艳青 责编:徐梓轩
最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