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近日发布的“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2016年展望”显示,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8.04亿吨,同比下降2.3%,为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同期,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9.54%。
2015年,我国钢铁消费与产量双双进入峰值弧顶区并呈下降态势,钢铁主业从微利经营进入整体亏损,行业进入“严冬”期。2015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7亿吨,同比下降5.4%,连续两年出现下降,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我国钢材价格已连续4年下降,2015年跌幅加大。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年初的81.91点下跌到56.37点,下降25.54点,降幅31.1%。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2015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890亿元,同比下降19.05%;实现利税-13亿元、利润-645亿元,由盈转亏。亏损面50.5%,同比上升33.67个百分点。7月份后始终处于亏损,且亏损额逐步扩大。
当前,钢铁行业多年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更加凸显,产能严重过剩。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目前已降至70%左右,远低于合理水平。特别是2015年企业普遍出现亏损,部分企业为保持现金流和市场份额,过度低价竞争,甚至低于成本价倾销,恶性竞争现象严重。其次,企业退出渠道不畅导致僵尸企业大幅增加。2015年中钢协统计的重点大中型企业平均负债率超过70%。部分企业已资不抵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但由于资产庞大、就业人员多、社会影响范围广,企业资产处置、债务处理困难,一次性关停难度大,退出渠道不畅,仅能依靠贷款维持生产,最终沦为僵尸企业,占用大量社会资源,拖累整个行业转型升级。此外,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钢铁企业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钢铁业的严冬期,也是调整期。中央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出台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财税金融政策为钢铁业彻底摆脱困境提供了历史机遇。
展望2016年,钢铁行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国家将集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市场速度,助推市场出清,为行业未来发展腾挪出更多市场空间。但是,化解过剩产能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内市场仍将供大于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游需求放缓的背景下,钢材价格难有大幅回升;铁矿石等原材料降幅减弱,价格基本接近底部;新环保法使企业环保成本普遍提高;企业融资成本短期内难以有效降低,人民币贬值、呆坏账风险等也将加大企业财务成本。
在此情况下,2016年钢铁行业改革脱困重点工作也已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强调,钢铁行业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完成《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也将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通过制定发布《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做好规范企业动态管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等重点工作,引领钢铁工业提高综合竞争力。
最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