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正文

在被外资垄断的物流地产领域 新入者万科居然一年就想做到第二

发布时间:2015-06-24 11:08:59 界面新闻

垄断中国物流地产市场13年后,外资开发商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够分量的本土对手。
  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6月19日向记者确认,万科已经成立了万科物流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在国内办公,这意味着万科正式进军物流地产行业,目前万科已经拥有了武汉阳逻和贵阳龙里两个物流地产项目。
  这次出击其实“蓄谋已久”。根据记者统计,2014年开始,万科先后在武汉、上海、贵州成立或者收购了物流仓储公司。在香港,万科至少成立了20家与物流相关的企业。
  谭华杰还表示,万科将和世界上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者之一黑石集团合作,合作的方式依不同项目而定。黑石主要的角色还是财务投资人——双方合资成立项目公司,万科全权负责操盘。万科会长期运营管理物业,但不一定会长期持有。在客户稳定、资金收入稳定之后,他们会采取证券化的退出方式,也就是将物业放到境外或者国内的REITs市场上。
  ??“在我们不动产领域要找蓝海市场不容易,物流地产就是。”谭华杰曾在今年4月接受记者专访时称,他认为目前中国物流地产领域基本空白,前十名全是外资背景,但是每年的开发能力也非常有限。
  这确实是一块诱人的蛋糕。根据普洛斯的市场调研数据,目前中国的人均仓储面积是美国的1/12,虽然有5.5亿平方米的物流设施,但其中现代化物流设施仅仅为1/5,1.1亿平方米。他们判断,不出15年,中国的人均仓储面积将达到美国的1/3,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物流仓储面积将达到24亿平方米,其中现代化物流设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美元。
  中国的市场太过庞大,即使聚集了几乎世界上所有有实力的物流地产开发商,市场空间依然巨大。但这个市场一直被有外资背景的垄断者们控制着,中国的十大物流地产开发商几乎全部有外资背景,本土出身的宝湾、维龙也有大量股份握在普洛斯手中。
  万科一开始就来势汹汹,2015年,他们计划开发超过100万平方米的物流物业,这已经超过目前排名第二的嘉民。来自澳大利亚的嘉民2001年入华,目前拥有180万平方米的物业,每年的建筑规模高达80万平方米。
  最大的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2002年进入中国,在35个城市开发了185个物流园区,物业总面积1180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物流地产开发商,规模几乎是之后九家开发商的总和。现在,普洛斯在中国的年增长率依然高达38%。
  高速增长要归功于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中国的在线零售销售自2006年以来增长了约70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4%,而未来三年,规模还将翻一番,达到5.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9100亿美元)。
  谭华杰告诉记者,万科会从经济活跃,对物流需求高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内地的大型城市开始,逐渐形成全国性的布局,“不会局限在一二线城市。”
  这考验着万科选择布局的能力,过去的两年里,600亿的热钱流向了物流地产。物流地产最重要的两个布局点北京和上海已经面临土地供应紧张,而其他最重要的三个城市天津、成都和武汉,已经出现了短期的泡沫。
  目前,上海大块完整的仓储用地主要集中在郊县,而市区内的零散土地主要集中在国企手中。由于空间的限制,上海市政府目前更鼓励发展港口物流,对城市配送用地的控制比较严格。同时,上海现代化物流设施的空置率也已经达到了16%,其中临港区的空置率已经达到了40%。
  1.5线和二线的重点城市也不容乐观。嘉民中国区运营总经理黄炜告诉记者,过去的几年,天津、武汉、成都政府供应了大量的物流土地,这几年物流地产的供应会集中释放,导致供应的增长速度超过需求,政府现在已经在控制供地的规模。
  根据仲量联行的报告,地理位置优越、土地政策宽松的城市最近几年已经出现了供应高峰。武汉的现代化仓储从2011年到2015年增加了8倍以上,从8.5万平方米激增到了69万平方米,而且今后三年还规划供应90万平方米。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商对优势地块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黄炜说,物流地产和住宅、办公都一样,选址要考虑“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尤其是要有便利的交通,海港、河港、空港的土地资源是不可以替代的。这样稀缺的资源必然会引来各家的争夺。
  现代化仓库供过于求的苗头也开始出现。武汉的空置率已经达到了33%,而2011年时是完全满租的。成都的空置率也从2011年的0.6%飙升到了20%。
  万科长于住宅开发,转向陌生的物流地产,将极大地考验他们的开发和学习能力。现代化物流设施对于施工的要求极高,一名资深的物流地产从业者向记者表示,“虽然万科住宅开发能力强,但是万科造过钢结构的住宅吗?造过三吨荷载地平的住宅吗?更别说政府会要求你的物业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对此,万科看起来信心满满,他们的回应是“万科这样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去做物流地产,是没有任何担心的,越复杂越能体现我们的能力”。
  能否获得大型租户的认可也是万科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方物流公司、制造业和零售业企业是物流地产最大的客户群体,而它们已经大多是普洛斯、嘉民、安博的长期客户。比如联邦速递、亚马逊、UPS和DHL都是普洛斯的客户——普洛斯60%的租户是跨国公司的零售、物流、消费品企业;嘉民的客户则有顺丰、宜家和迪卡侬等。除非万科具有明显的租金和服务优势,否则很难让他们转投万科。而如果没有这些大租户撑腰,万科也无法完成网络化的布局。
  万科深知这一点,他们的策略是从内资企业中去挖掘客户。普洛斯、嘉民、安博等开发商虽然垄断着市场,但是他们的租户主要来自于外资企业。近年来,内资企业,尤其是随着以三通一达、顺丰为首的快递行业以及唯品会、京东等电商崛起,未来将会成为物流地产最重要的租户,这正是万科的机会。
  万科要和市场上的巨头抗衡,最重要的武器是更低的融资成本。以上物流地产巨头后面有着加拿大养老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这样的大金主,融资成本可以说是物流地产最重要的因素——低于5%是最理想的。所以虽然有很多地产商都想做物流地产,但光是这一条就将大多数人拒之门外。
  对此,万科方面表示,将融资成本控制在6%以下完全没有问题,集团做物流地产的核心能力是在国外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万科的信用和号召力都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而黑石的加入将可以带来大量热钱,黑石准备成立130亿美元的全球房地产基金,同时其针对亚洲房地产市场的50亿美元基金也已经筹集完毕。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以快速腾挪著称的黑石是否有耐心等待资产的升值——物流地产项目的培育期要3到5年,回报期更是可能长达10年。2010年,黑石旗下的工业地产基金IndCor成立,仅仅4年就收购了1100万平方米的产业,而美国最大的专注工业地产的DukeRealty基金发展1100万平方米的物业用了42年。从它在美国运营物流地产和工业地产的方式来看,黑石不见得有耐心等待万科成长,它很可能和万科联手进行大手笔收购,完成物业积累。
  然而,在嘉民等巨头看来,万科不足为惧,甚至可能成为巨头们发展壮大的垫脚石。黄炜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担心,甚至欢迎新的开发者加入,“一旦万科意识到自己的成本比我们高,它就会把物业卖给我们。”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