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作为农业产业化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产出的农产品是否能及时地从农田运出来,并快捷地送到百姓餐桌上。物流的快慢、运输通道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新鲜品质,关系到农产品的最终定价,最终涉及到的将是农民的利益和市民的舌尖。近年来,各地在加快农产品物流方面,减少关卡保持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借助互联网平台更是让农产品物流插上了翅膀,物流大提速确保了农产品产得出、运得出、卖得出,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减少了农田到餐桌的障碍,维护了农民和市民的利益。
吉林省推农产品进城上桌、农资下乡入户——
物流“双通道”让市民满意农民点赞
阎红玉
“自从实行农产品绿色通道以来,每年我们合作社外运大米的过路费就省下3万多元,这都是国家和省里给的政策好。”吉林省吉林市水稻种植大户佟占辉说,国家规定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内,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的政策真是太管用了,让我们的农产品产得出、运得出,关键是节省了不少成本。
城市肉菜直销店与产地“零距离”对接
在吉林省,农产品随着快捷的物流方式大量地进入到城里的直销店,被迅速地摆上居民的餐桌。吉林市作为商务部组织开展的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工作的试点城市,早在2013年1月就有57家肉菜直销店在各个城区挂牌经营。这种方式通过打造农产品源头采购、物流配送、终端直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了吉林省农产品流通模式,实现了农产品平价、优质、惠民,保障了“菜篮子”供应,维护了食品安全。
“我们的肉菜直销店都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设施、统一检测、统一管理的方式。既由我们批发市场与产地直接对接,实现订单农业,减少中间环节,极大地降低了采购价格,保证了品种齐全、价格平稳;由批发市场统一将蔬菜配送到各门店,减少了蔬菜市内二次倒运的物流费用,同时减少了蔬菜流通过程中中间环节的利润损失,降低了经营者的物流成本。”负责此项配送工作的吉林市东北亚农产品批发市场赵经理说,通过统一店面形象,打造出了我们品牌的肉菜终端销售网络;对配送的蔬菜肉品,由市场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统一检测,合格的蔬菜、肉品方可经营销售。目前,吉林市肉菜直销店已经达到150多家。
在吉林市江南小区的肉菜直销店里,市民张淑芬说:“这里的蔬菜比外面卖的都优惠,每斤都便宜2毛钱以上,而且安全有保证。”正在买肉的柴大叔说:“肉菜直销店的品种全,便宜又有质量保证,政府为我们市民做的这件好事,我们特别满意。”
吉林省延吉万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自去年4月开始试营业,它填补了延边州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空白,不仅可以节省物流成本,实现南货北销、北货南运和产地直销,还能平抑物价,使“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现状得到改善。
“反向物流”让农民“一站式”购齐农资
今年4月初,在吉林省东部地区,随着一台台支农油罐车开进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的广大农村,吉林省送农资下乡进村入户活动进入了高潮。
近年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委会同中石油吉林延边销售分公司启动了“送油下乡”工作。今年的活动由过去以农用柴油为主向润滑油、轮胎、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拓展,方便农民“一站式”购齐。目前,全州已开通45条送油下乡路线,可为244个村屯的农户提供服务。
而在吉林省松嫩平原的中部地区公主岭市也在各乡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保障农产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各乡镇设立了农资咨询台、种植技术咨询台等。黑林子镇农民张东发说:“每年从春到冬,农业科技人员都为我们送科技下乡,送农资下乡,教技术入户,让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从心里给他们点赞!”
电商让农产品物流进入“网”时代
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公司创建的“好汇购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经过四年的运行,现在全省41个县(市)范围内建设完成2000家集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使全省240万农户受益,实现交易额1.5亿元。
该平台业务主要包括两部分:下行电子商务——农资、日用品、医药下乡;上行电子商务——农产品进城。其目的就是使农民不出村,鼠标一点就能买到放心农资、优质食品和日用品。产品包括化肥、种子、农药、农机、饲料、农膜等在内的7大类300多个产品,这些产品全部由省农委相关部门严格审核把关,尤其是化肥、种子等产品大部分都是采用平台专供包装、专供品种、专业物流方式运行。
截至2014年底,该平台实现上线农产品企业2579户,上线产品汇聚全省9市(州)60个县(市、区)的优质、特色、安全、绿色农产品,涵盖粮油、食品、蔬菜水果、肉蛋奶、饮品、特产等六大品类。为了拓宽平台的销售渠道,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模式,他们还成功举办了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吉林省优质农产品展销周”等活动,期间产品销售火爆,得到广大市民交口称赞。
为了实现吉林省提出的“好产品要卖出好价钱”的目标,该平台与淘宝网合作建设了“吉林省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该馆于去年9月正式上线,上线产品包括东北三宝、大米杂粮、美味鲜货、旅游工艺品等600多个种类,涵盖长白山人参、长白山松子等1.5万款商品。截至今年3月,吉林馆上线企业已增加到730个,上线产品达3万多款,成交额达1.6亿元。
天津市农产品流通上演“新老交锋”——
电商平台“兴”起来老牌农企“活”起来
芦晓春
近年来,借助建设农业物联网区试点工程和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天津市农产品物流建设势头强劲,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为天津农产品流通模式带来了变革。
前不久,天津市启动了第二届“网农对接”暨“一度商城”美丽乡村青年微电商创业大赛。一批新生的优秀农产品电商异军突起,扛起农产品流通变革的大旗;而传统的农业企业面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的压力,开始换脑转型,推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走向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为此,记者选取一新一老两个企业:一个是从电商平台做起的“食管家”,另一个是天津蓟州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新老交锋”中看传统与现代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如何碰撞、如何交融。
“食管家”:盯上“上班族”,网络配送抢“鲜”抢快
家住天津市河西区的小王在一家企业当白领,自称“吃货”的他在吃上毫不含糊。“都说无公害的菜好,可我哪儿买去啊,菜市场上的那些标着无公害的菜总感觉不靠谱。”小王的这个无奈,在一次刷微信“朋友圈”的时候得以消解。
“朋友分享了一个叫‘食管家’的链接,这是个在网上下单就可以把菜送到家门口的电商。朋友点评说蔬菜质量不错,新鲜好吃。”心动的小王立即在线抢购了他喜欢的沙窝萝卜。
第二天,小王就收到了快递。打开包装盒,萝卜上面带着些许泥土,产地标签上写着小沙窝村。洗后咬了一口,“好吃!正品!靠谱!”小王在自己的微信上对萝卜点赞力挺。
小王所说的“食管家”是一家在天津市农委支持下建立的基于天津农民合作社产品的食品类电子商务网站,它以自身配送为主要物流配送方式,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线下直销门店”的O2O运营模式,开展本地农产品网上销售。
据了解,“食管家”与天津市武清区、津南区、宁河县等多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民合作社建立了合作联系。在营销形式上,“食管家”通过生鲜预定、宅配包月、采摘等多种营销形式销售农产品,且全程冷链物流配送,最大化地解决上班族“买菜难”的问题。
2014年年初,“食管家”重点推出天津本地化生鲜配送服务,突出天津农产品特色,包装本地化农产品品牌,结合体验实体店与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即B2C与O2O模式相结合)打通天津农产品市场,带动天津农产品电商市场的发展。“目前,‘食管家’主要服务于京津冀地区,以天津为主。商城推出的七里海河蟹、茶淀葡萄、小站稻等天津特色产品,深受用户欢迎。”“食管家”总经理李鹏说。
蓟州集团:实体店+网店,老牌农企双“管”齐下
成立于2006年的天津蓟州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蓟县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农业企业。在天津,这是一家势力雄厚的老牌农业企业,目前已覆盖京津唐地区,牛肉系列产品已销售到深圳、上海、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公司已在天津市区和滨海新区建成25家一村一品连锁门店,在沃尔玛和人人乐等超市建立了30多家专柜。
面对时下电子商务的崛起,集团也意识到了挑战和机遇。2014年,蓟州绿色食品集团与北大富民公社合作,进行了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探索和尝试。集团主要从网站建设、微信平台建设、包装更新、硬件设施等方面推动自身由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在网站建设上,新建了“蓟县农品”网站,网站具有宣传展示蓟县农产品,交流农产品信息实现网上在线销售等功能。在微信平台建设上,创建了“蓟县农品”微信平台。通过产品包装二维码扫描,可获取产品产地、质量情况等信息,实现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在包装更新上,出资聘请了广告设计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新设计的产品包装更适合网上销售和物流配送;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业务室配备了电脑等相关网销设备,生产车间完善了农产品加工设备、仓储设施,购置了运输车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引进了先进的检测设备,保证了网销产品的质量。
通过转型,蓟州绿色食品集团建立了蓟县农品联盟,自建“蓟县农品”电商平台和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网上营销。线上采用“企业自身平台+B2B(自身网站与其他网站实现在线链接)+其他电商平台建网店”的综合发展模式,线下采用“快餐连锁宣传促销+高档社区入驻+企业团购”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本地区农产品销售和流通。
集团还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在建行善融个人网上商城销售,产品涉及五大类40多个品种,销售额持续增长。此外,他们还与京东商城、沱沱工社、中粮我买网、工商银行融易购等商家签订了合作协议。
有话要说
宴席未结束,果品已送到
买天
之所以策划农产品物流这样一个选题,源于编辑此前在一次采访中听到的一个故事:辽宁省某城市的一户人家,已定好了日子办婚宴。本以为一切准备都做的万无一失了,可就在婚宴要举行的头一天,这家人突然发现忘记购买宴席桌上少不了的时令水果。婚宴第二天上午就要举行,而当时已是晚上10点,超市打烊、市场关门,小商小贩也不见踪影,这可急坏了这家人。
还是家里的年轻人反应快,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提出了网购生鲜农产品的办法。打开电脑,登陆某电商网站,选择周边农村的一家果品网店,很快就与店主达成了交易。对方承诺,会在不晚于次日上午的11点前将果品送到举办婚宴的酒店。虽然下了订单,但一家人还是心里没底,他们最担心的就是物流的速度。
次日上午10点,当婚礼还未进入到用餐时段时,这家人网订的果品已送达酒店后厨。至此,一家人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原来,网店店主当夜接单后,就向村里的果农发出订货需求,大伙儿迅速集结果品,并联系村里跑运输的经纪人以加急方式装车运输,借助农产品绿色通道等便捷渠道,在农村与城市间一路“快马加鞭”。在到达城市农产品指定交易场所后,无缝对接地将果品迅速交接给物流快递公司,并最终提前送达客户手中。
一场婚宴自此办得圆圆满满、无可挑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流速度有多重要,物流环节在整个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位置有多重要。加快农产品物流建设,优先保障农产品的运输流通,既可以确保农民手里的农产品能快速运出销售、尽快变现,还能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使得农产品销售定价更合理,让市民享受到实惠。当然,物流快了,农产品的品质自然会更新鲜、更可口。
希望各地切实加强农产品物流建设与创新,将传统运输与电商渠道结合起来,多给点政策保障,多给点资金扶持,让关卡设置再少一些,让绿色通道再畅通一些,让农田到餐桌的时空距离更近一些。
最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