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6 13:46:39 经济参考报

随着稳外贸系列举措的逐步落地生效,我国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步入快车道,订单履约率不断上升。《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接下来,相关部门还将推出更多举措,从力促企业复工达产、加强国际货运等方面提高进出口效率,保障产业链畅通。中国将继续担当全球供应链的“稳定锚”。
疫情发生以来,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外贸外资协调机制,在财税、金融、保险、便利化等方面出台多项支持举措,为企业复工复产纾困。随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全国重点外贸企业复工呈现加速恢复态势。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运转正在逐渐畅通。
记者在位于宜春市的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转,加紧生产人造石墨、锂电负极材料等产品。“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人造石墨审批出口153单次,同比增长264%,金额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该公司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古立虎对记者表示,订单的及时履约,保障了客户的原材料供应,也为我们赢得了更多市场。
这只是我国外贸企业全力复工达产,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的一个缩影。目前,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的重点外贸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其余地方也在迅速跟进,一批批生产生活资料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海外,为订单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世界产业链正常运转贡献着中国力量。
更多的利好还在持续释放。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及时协调解决制造业全产业链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要保障在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和关键产品生产出口。针对疫情期间国际航运萎缩,会议从加强国际协作、完善航空货运枢纽网络、健全航空货运标准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部署,提高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会议指出,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等地区具备条件的国际枢纽机场实行24小时通关,提高安检和通关效率。加强清关、货代、仓储等物流服务。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副所长竺彩华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地位来衡量,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的8.5%提高到现在的30%左右,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另外,从贸易市场来衡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同时也是第二大进口国。“无论是作为供应链的上游还是下游,还是作为最终产品的消费市场,中国都举足轻重。因此,中国的疫情稳定和生产稳定,对维护全球产业链至关重要,将担当起全球供应链的‘稳定锚’。”竺彩华说。
每日 推荐
- 江西跨境电商发展交流会举办 科捷出海供应链破解行业难题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关于学习借鉴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 多部门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71.6%
- 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
- 生态环境部:对机动车特别是货车排放问题的监管将更加严格
-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 【湖南】今年建设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9万个
- 船舶免费过闸政策正式实施 船民企业共享“水运红利”
- “五一”假期全国快递包裹揽投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 【浙江】宁波金华海陆联动补链强链通途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