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数字化 > 正文

丁宏伟:互联网+物流关键在大数据挖掘

发布时间:2016-09-20 09:38:58 物流沙龙

我们物流行业发展是一个极度依赖大数据的过程,如果数据非常完善,到每一个参与者的数据都在某一个数据库中出现的话,每天的消费,每天去哪儿都能体现出来。这样的流水已经能够一定程度上证明信用了。
  一、物流行业的问题在于信息的对称与资源对称
  互联网包含两个关键词,一是互联网,二是物流。我认为互联网可以给整个行业和产业带来一些新的优势,能使整个IT行业信息化的成本降低,效益大大提升。从物流行业的角度来讲,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企业比较多,规模比较好,信息化的程度还有待提高等特点。互联网浪潮,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给了物流行业一个很好的机会,云计算、大数据能帮助我们的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得到更快的信息化的提升。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我们物流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把货物从A运到B,但是AB间的这种需求,在整个产业里面可能是成千上万,或者是千千万万的不同组合。怎么样把这些组合高效的连接起来,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信息的对称以及资源对称的问题。   
  那么,因为有互联网的手段,尤其是有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是可以把货的位置,人的位置、需求的位置、资源的位置,时时跟整个大的信息平台打通。有了这一套技术之后,可以匹配我们的一些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在整个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可以帮助整个物流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其实是需要快速的,从西方国家的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比如说过十几年前,可能欧美国家已经有了全国性的大规模物流企业以及配套)各类企业,但是都有相应的国家企业在承担这样的合作,这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把信息化跨越到互联网这个时代,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近十年新演进的一些技术来发展物流行业。我觉得互联网相关的新技术会给行业带来新的机会,以上是第一个关键。
  第二个是企业,从从业者角度来讲,怎么去看这个机会,怎么去做这个事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从整个物流行业来讲我们的资源要高效配置,接下来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重点应该在于怎么样提高效率去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因为无论放在整个大的商业社会还是商业价值体系。我们讲究在新的需求常态下,推动消费模式的升级,然后出现新的供给侧改革。让你出办整个工具的匹配,虚拟经济除外,比如说游戏,可以在虚拟网络中完成,如果是整个商业社会,一定会涉及到商品的流通,而商品流通就是靠物流体系来承担。所以互联网经济天然就需要物流来承载整个商业模式的变化,从而促进我们消费的升级,这就是物流行业为什么重要的原因。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第一是要打通信息的不对称。通过构建信息的标准、数据的标准、物流服务的标准来搭建最底层的基础。因为中国物流企业很多,这个是在短期内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现状。我们整个社会基础体系正处于一个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样通过我们的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化标准,物流业里我们的托盘,这些技术的标准建设,使得整个体系无论是在信息的连通上,还是在实物操作流程上都有很大提升。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观点,这也是整个体系的。作为平台我们推动整个物流业的建设。比如说通过电子订单优化整个行业。因为在过去,大家经常接触的快递是手写的,其实他在整个流转过程中从来没有被信息化。从A到B在整个信息中是没有记录的,没有这个基础的物流需求的记录,就没有办法去做集约化或者是优化。
  所以我们推动整个行业使用电子订单,从而,无论何时寄一个包裹,我们的后台系统,后端的运输,包括派件就能知道这些包裹的流向,这样我们就有机会进行优化。我们首先要实现信息和流程的标准化,不然不通,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也经常出现在行业里面,其实跟互联网加密切相关的是大数据。因为有了互联网之后可以非常方便的产生大量数据。但是数据到底有什么作用?数据可以承载在业务里面,产生实际的商业价值,包括去提升整体效率。我们刚才提到整个物流行业的提升,所以围绕这部分我们觉得需要数据的积累还有数据的标准化,包括对数据的挖掘,和前段时间AlphaGo这类人工智能的演进。大数据的挖掘这一块结合物流行业的需求和特点,形成一些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因为我们现在在谈的是行业,所以我们觉得对于行业来讲,我们有千千万万的物流企业,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层去形成平台的服务,而不是为某一个企业垂直物流体系做事情。
  从行业角度来讲,千千万万的物流企业,他整个运营的压力很大,他的利润率非常低。我们希望通过提供数据之后,产生一些新的服务。比如说我们帮助企业去识别消费者的需求、帮助企业通过整个电商体系的数据去提前识别出来消费者需求在哪里,这样我们可以给包括生产企业或者说供应链运营企业提前把货布到消费者境内,这样可以使得整个流转效率比较高,使得货物的流动是有目的性的,更加高效。以上这是第二个方面,就是说有了大数据和互联网加以后,我们应该在数据的应用和优化层面做一些事情。而这就需要技术来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
  第三层其实刚才也提到了,因为物流实际上最终是希望通过货物的流动给消费者,和整个体系新的服务。现在所谓的O2O或者是供应链的层级,我们希望整个行业里面,能够孵化出一些标准化的新的、稳定的服务。关于物流服务的分层,在今天,比如说我们推动整个行业的工具。快递企业里面几千万的包裹,怎么做到让大家今天下单明天到。基于这样分析的能力,我们跟物流企业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和稳定可靠的服务种类。因为物流服务的种类和一些可靠的认证,有了信用体系之后。物流服务的消费者,就是上游的电商、融资企业或者说供应链方才可以去消费,这样才能最后回归到整个商业环境里面。消费者也能很好的感知。整个生态链就转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观点。我们整个数据基于算法、优化和挖掘的运用,最上层是整个行业大的商业模式、可靠的服务,这是我们从企业和行业的角度出发设想的观点。
  二、末端配送成本占比高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其实整个陆上运输的成本,包含了三段,一是仓储成本,仓储装卸;二是干线运输的成本,从城市到城市;三是末端配送成本,城市内的仓储再送到消费者手中,一共三段。从仓储和装卸的角度来讲,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动化水平,成本在不断提高,因为整个仓储的装卸,内部的上架。目前自动化的平台水平是偏低的,需要升级自动化的仓库送装设备。
  第二是在仓储的中间环节中,存在效益提升的标准化。如果没有托盘的话,装卸一台车可能要四到六个小时,但如果有托盘半个小时就搞定了。托盘能使整个物流底层的基础落地,这样标准性落地后,各个企业之间能够自动的,更加方便的流转,这是一个调整。物流行业把货从A运到B,会涉及到不少的公司和操作环节,那在这个过程里如何确保标准落地,确保能按照一致的按照标准来操作,这是有难度的,尤其在仓储和装卸方面有难度。
  中间的干线运输实际上跟我们的信息对称有很大关系。大宗商品的运输,铁路是一个模式,那公路运输这块,对比铁路运输,整车运输的、单车运输的效益是比较高的,因为它装满了,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回程常常空车。对整个中转地非常重要,但是在干这个事情前,我们怎么样去解决这个信息不对称这个核心环节。过去很多城市的边缘在它的停车场或者园区,你会看到车在那等货,从北京拉一车到上海之后,通常大家会去一个当地的一个园区,继续找这些,有没有短程的货之类的,通常都要停到两三天,或者三四天这样。如果我们把干线运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整个装载将提升,空车率将减少,这是降低干线运输成本的重要方式。
  在整个物流的运输层面里边,末端的或者最后一百米,城市内的配送物资的成本占比非常高,有的行业可能占到百分之三十以上,这些目标才是我们值得提到的。包括我们现在在末端配的这些三轮车,是绿色的,高效的,便利的,它还可以走小路,很方便。还有些末端的配套设施,公司每个月送到消费者家中,现在电商非常的发达,每个人可能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物流企业,会有十几个包裹,或者五六个包裹。但如果每个公司每次来只给你送一个,反复送五六次,这样效益非常低,那么我们在末端可以建设一些驿站或者末端的共同派送点,这实际上可以帮助提高末端派送的效率。
  从这点上来说,国外街区划得很细,每个地方很快都可以到。而中国是有大的道路,然后就是小区。因为开始中国机动车比较少,还没什么问题。但城市规模扩大得快,确实跟这个有关。这是个客观的问题,应该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去回避。现在计算的成本很低,抓不到人罚款了,他的成本也很高,一般的车罚款是有交通拍照的,一拍照就罚款,找到人和小路车,很多人上班骑车,你根本没法对他罚款,但假如我抓到物流企业的车子,抓拍,罚款,这是可以做的,因为你是有单位的。我觉得应该把行人和物流企业的车子分开管理,这个应该不是很难。只要它短期的掌握了办法,还有处理事故的手段,不能现在就禁。这个应该是值得关注的。
  但这个模式怎样能使得它高效发展,从整体来说,这三段各自的挑战都有一些业务上的尝试。
  三、“互联网+”使应用大数据成为可能
  政策方面,从企业角度来讲,我们也在做相应的配合。政府和企业去制定和落地一些可操作的政策。我们做基础的准备性工作,比如在末端在跟快递企业合作,我们在末端的电动三轮车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比如说定制车辆,在车辆速度、车辆轨迹监控、电动排放标准和安全性这些方面做些具体的尝试,摸索出一套经验来。这样可以配合地方政府,迅速的协调政策落地。     
  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了互联网提供了机遇和帮助这个想法。从末端的电动三轮车来讲,今天的我们再去做电动三轮车跟过去可能不同,过去电动三轮车只是装上一个电瓶让它跑起来。但是今天的三轮车将GPS定位、及时通信设备甚至扫描签收都装在车上。这些观念、方法和功能都能实现,像刚才提到的末端路径优化,从管理的角度看,快递公司对末端快递员的管理长期来讲是一个难点。但今天有一整套新的模式和工具,整个派件的轨迹、效率、是否违规,包括快递丢失等,都会有互联网的相关新兴技术手段等等,可以一方面解决末端的绿色配送问题,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提升。
  此外,信息的公开或者是数据应用必须要做。这一块我们也在和其他方面一起合作,参与其中推动这个整个电商行业信息互联互通的标准建设。另外还要注意,信息互联互通的目的是是提高效率,产生新的、被大家接受的规模化的物流服务。而关于具体的信息开放方面有一些建议,比如说天气,天气对企业影响非常大,像大雨、海风这些信息其实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办法获得,大规模企业可以去接触一些天气信息。现在气象台已经把这个信息做成接口了,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普惠的服务,让我们大多数的企业有办法追溯到这一块的数据。
  另外还有一个维度,现在跨境是一个非常热的点,跨境发展与服务是密切相关的。进出口的对接对信息的打通有比较高的要求。如果能够在信息互联互通这方面提升,将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个词叫工业金融,工业金融跟行业特点有关。一个企业更大的基数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它的零售的稳定性和利润率波动是比较大的。这样的话,一些企业怎么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使得金融更稳定,收入更稳定,提升营业率。个体更方便获得银行的贷款或金融服务是一个维度。另一个维度,假设企业规模本身比较小,还是一个运输企业的一个网点,网点怎么去做贷款?我们实际上也在做一些尝试,网点运营的数据,这些稳定化的数字,把它叫做健康指标。在金融机构做一些对接,让其能够很方便的了解这个网点的运行状况,包括对电商体系的运营情况。然后形成信息的对接,这样它的贷款或者放贷的额度可以有很好的提升。如果货物在比较可信的仓库里,则可以用货物去做质押,这方面跟信息的互联互通有较大关系。如果我们能帮助金融企业清楚的知道这些时时的数据:我的货物在哪儿?现在有没有被销售?是不是在库?整个库存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准确的?是不是可信的?实际上能够帮助很多企业享受到金融的支持和措施?
  “互联网+”,我们要创造价值,因为我们最终是要产生支撑整个商业体系的新模式。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互联网+”这个时代确实是数据的融合、挖掘、优化,推动整个行业的效率的提升和优化,不是说像传统的单面的技术创新,而是要为整个行业提升,才能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
  借这个机会,我有两个呼吁,一是从政府角度来讲,推动整个信息的开放跟企业配合,包括保密和隐私的层面,但怎么样平衡保密、隐私和公共效应方面,汇在一起来做真实的数据。第二个我们希望能够跟政府一起推动行业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去落地一些高价值的可信的政策。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