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10:17:47 中国网

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期间,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3家企业同期举行展览,展示智能制造前沿技术。记者探访看到,总面积约4.2万平方米的展馆内,展出的产品“科技范”十足。机器人化身咖啡师为客人“拉花”、搭载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无人机、酷似飞碟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让人目不暇接。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期间说,工信部将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据介绍,我国已建成1200多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和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全球172家“灯塔工厂”中有72家建在中国,占比超过42%。
智能制造产业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据统计,2023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达到3.3万亿元,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2800亿元。截至2024年10月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8%,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智能协作、物流仓储机器人产量持续领跑全球。
另外,我国已初步形成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累计发布469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50项国际标准;6500余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范围涵盖全部制造业领域,能够为汽车、3C电子、钢铁、家电等行业顶尖工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工业端。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该公司首款人形机器人,它将在工业领域实现在危险场景替代人工。
2024年,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启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认为,智能工厂的建设经历了“十三五”的新模式试点到“十四五”前期的场景化示范,目前已经进入到规模化推广和前沿探索的关键时期,将全力构建从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到领航级的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在爆发式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效率变革,未来有望带动工厂的研发、生产、组织和服务全方面的革新。”胡坚波说。
近年来,智能制造技术正越来越多赋能产业发展。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首批“数字领航”企业。“南钢以5G、工业机器人等数字新技术、新装备,为传统产业嵌入科技内核。”南钢数字应用研究院副院长徐发喜说,公司还围绕MR巡检、数据采集、质检等打造了9大类5G应用场景。
当前,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引发产业变革。辛国斌表示,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已经成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湖南】今年建设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9万个
- 船舶免费过闸政策正式实施 船民企业共享“水运红利”
- “五一”假期全国快递包裹揽投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 【浙江】宁波金华海陆联动补链强链通途万里
- 【江苏】海事危化品应急保障实现水陆协同
- 【辽宁】14地市智慧公交管理系统全覆盖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