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数字化 > 正文

“互联网+物流”尚缺企业间商业协同机制

发布时间:2016-08-11 08:40:55 中国经济导报

随着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等新兴技术的持续进步,特别是“物联网”、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等理念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互联网与物流业有了深度融合的机会,这些都会对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促进作用。与之相应,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也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思考,构建高效透明、信息对称、价格公开的社会化现代物流体系。
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公布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业内人士指出,《意见》是对国务院今年7月常务会议的细化,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发展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营造开放共赢的物流发展环境。“《意见》对行业的宏观规划很完善了,但还缺信息的标准化制定。”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张昊表达了一丝担忧。“《意见》中标准化和开放化是政府推动的关键点,建标准通常要靠政府引导,因为现在的物流行业中没有一家企业或机构有能力自己做一个全行业上下游都通用的标准,再把它推行下去。有了标准以后,数据要能开放,这是通过‘互联网+’实现高效物流的基础,但信息开放会涉及商业机密,也不是所有企业都愿意开放,这更需求物流企业间一个商业协同机制。”
“天网”改变“地网”格局
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最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之一。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铁路货物发送量、铁路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道路货运量、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里程等均居世界第一,航空货运量和快递量居世界第二。
但还应该看到,以物流成本所占GDP的比重来比较,2015年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6%左右,尽管与2010年的17.8%相比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发达国家的8%。
系统性问题要系统地予以解决——在今年7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部署了推进“互联网+物流”,提出包括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加快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提升仓储智能化水平,鼓励发展冷链物流等措施。之后出台的《意见》则细化了常务会议部署的内容。《意见》提出,要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重塑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创新企业资源组织方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仓储、配送等环节运行效率及安全水平。业内人士评论,这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天网”改变物流的“地网”格局。
“《意见》的各种规划看似冗繁,其实要突出的就是物流协同化,这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张昊分析,协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由一个调配中心收集所有信息,然后进行统筹规划;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所有行动个体都拥有信息,自己根据信息去决策。后一种是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移动技术实现的。“比如我们开车能够通过APP随时知道哪里有拥堵就可以主动避开。即是说,只要每个企业有充分的信息,自发式的调整和通过调度中心的统筹规划都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其次,大数据应用使物流企业之间,电商与物流行业之间形成联动机制。张昊举例,如菜鸟网络的天网预警雷达和物流路径优化是典型应用,菜鸟是电子商务物流开放数据平台,目前菜鸟天网预警雷达的预测准确率达95%以上,让物流公司实时掌握整张物流网络每个环节的“未来包裹量预测”和“繁忙度实况预警”。
“互联网+”克服物流业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分散性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07万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物流总费用5万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8个百分点,即使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物流业重要性的显现,政府出台了不少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主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从土地、税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今后一段时期物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2015年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提出引入信息化发展现代物流,智能物流开始受到重视。“政策在与时俱进,现在已经到了利用互联网指导物流业的关口。”业内人士说。
“我国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互联网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互联网在时域和空域上是无限的,各种各样的经济需求和供给信息都囊括其中,正好可以弥补物流业的需求与供给在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分散性。”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副院长王耀球肯定了互联网信息在物流管理应用中所起的作用。在各自为战的物流业未进入互联网时,资源闲置率高,效率低下;进入互联网后,可以大大提升物流资产和资源的利用率。
抓“标准”已刻不容缓
“‘互联网+’高效物流模式将从整体上提升物流业的运作效率和水平;对贸易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分散的物流企业利益链条都是一个冲击。”王耀球认为,“互联网+”高效物流的关键点有二:需出台网络化的标准和合作机制。
“目前制约智能物流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标准。”张昊指出,一是我国法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完善还远远落后于行业发展的现实。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滞后、空白点多,现有规定效力等级低,法律制度不完善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产业配套水平亟待跟进。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初步成型,对行业的“硬约束”正逐步消退,但满足电子商务的定制化物流基础设施仍显不足,适应碎片化订单处理的仓储服务欠缺,物流配送终端资源整合不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开放不足,没有实现跨地区跨行业信息共享。
另外,现在物流领域还是竞争意识强于合作意识,但实际上高效物流领域更加需要通过合作来降低成本。张昊举例说明:“假如有两家企业要运货,其实由一个物流公司发一辆车运就可以了。如果让一家都运了,然后两个企业分配利润,这样合作的话可以避免空载,是更节约、更有效率,这就需要企业间合作妥协。”
而且,标准的推定必然会遇到一定的阻力。“现在提信息的标准化,不知道还是否来得及。”张昊表示,很多物流企业已经建了自己的标准,从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仓储批发、零售环节等都有。“有的商品包装箱上贴不止一个EDI(电子数据交换),统一标准阻力重重。”
快递行业相比物流行业在合作机制上走得更远一些。原上海邮政局副局长、中国快递协会秘书长邵钟林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快递行业在互联网上走得比物流要远,基本所有的快递企业都已经有了电子营运执照。”
“互联网只能解决技术问题,你有空车回来可以帮我运,但我是不是让你运、运货后如何分成,这是一个商业模式问题,更是资源配置效率问题。”邵钟林提出了他的思考。“商业模式很难通过倡导出来的,这与行业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都有关系,依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行业的自律。”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