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正文

董明珠王健林等30亿押宝新能源车,京东中集助其拐向物流车

发布时间:2016-12-19 10:01:54 现代物流报

11月18日的广州车展上,珠海银隆(简称:银隆)携多款新能源客车产品亮相,彼时,正值格力终止收购银隆消息传出不久。笔者路经银隆展区,工作人员提及此事不愿多谈,但言语中似有些许遗憾。

这种遗憾想必当时也深深埋在董明珠心中,一向不服输的“董小姐”会否就此“放手”,成为人们关注焦点。而从股市那一阶段的反应去看,终止收购银隆的格力电器股价持续上涨,似乎证明市场也不看好这笔“跨界”买卖。

但正如前文所述,如果没有这样曲折的经过,最后吃到银隆这颗新能源果实的味道就不会这般甜美。于是,在昨天“新能源、新动能、新价值”中国制造高峰论坛现场,董明珠用实际行动驳斥了一些人的“鼠目寸光,只看眼前三分地”。

而且,这次不仅董明珠个人,万达、中集、燕赵汇金、京东邦能等企业也与银隆达成增资协议,其金额为30亿,获取后者22.388%股权。于是,问题也就来了,拿到增资后银隆将有何动作,大胆猜测一下,电动物流车会否成为一大重点呢?

董明珠拿出全部资产王健林看中的竟然不是新能源车

董明珠和银隆的新闻,近期经常登上媒体头条,所以对银隆的支持,董明珠自有她的道理:

①现在用新技术、用科学技术,利于人类环保,能够生存的技术才是我们最有价值的技术;

②拿所有的资产投入到银隆里面去,因为看到它是未来中国成为制造强国之梦的一条必经之路。

③决定投资银隆不是因为盈利、牟利,是希望支持这个产业快速发展。要加快速度,建立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让中国所有造车的都快速从传统的产业转换到新能源的时代,用上新能源配的电池。

王健林和董明珠私交甚笃,所以,这次从朋友角度去解读其来为董明珠站台,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其实还有其他原因:

①万达和格力是紧密型战略合作伙伴。

②基于对董明珠的信任。

③企业家作用在于有前瞻性,一般有情怀的才叫企业家。投资银隆是万达接近三十年来第一单投资制造业,投资前景来看,判断它是有前途的。

④它的前途不在新能源汽车上,更多是在储能上。假设如果把技术商业化,这个公司市值就会翻倍。

中集五方面合作银隆京东则要与其一起发力电动物流车

中集集团是家上市公司,发家产业是各类集装箱制造,其为何投资银隆,中集集团副总裁李胤辉作了解释:

①机场领域。中集集团现在在机场的码头车、摆渡车能占到40%的份额,跟银隆合作后,就可用银隆的钛酸锂。在机场的摆渡车、送餐车,包括一系列托运行李的车,由传统原料向新能源电力转化,有非常大的前景。

②冷藏保温车。在中国,现在按照我国国土面积和人口,冷藏保温车的数量确实很少。未来传统的中型汽车要被新能源的冷藏保温车替代,这块的量非常大。这是第二个跟银隆合作的点。

③码头货运。中集集团有两大股东,一个是招商局,一个是中原海集团,其都希望我们跟银隆合作,特别是在货运领域码头电动拖车等方面。

④充电设施领域。中集跟首钢成立了一个首中投资管理公司,中标了首都新机场4300个停车位,25年的经营权。在这4300个停车位里面,现在要求配1000到1500个充电桩。随着未来整个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可能4300个停车位里边配比会进一步提升,所以未来在这块也是一个合作领域。

⑤重卡和轻卡领域。希望借助银隆的新能源,能够产生新动能,为了社会的蓝天白云,也为各个股东方创造价值。

至于这次增资银隆的京东邦能,也让一些人感到意外。但是想到物流配送与新能源车的关联又觉得很合理。对此,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熊青云作了说明:

①电商的优势在于物流的车辆有着路径相对固定,运营时间较为规律的特点,它更易于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很高兴结识了银隆公司,并且与他们在新能源领域拓展更深一步的探索。

②在未来的合作中,将进行多维度的合作尝试,同时利用银隆先进、领先的钛酸锂技术,协同研发更为安全、稳定、耐用的物流专用车辆。

技术优势得以凸显紧跟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有大市场

首先,从中集以及京东相关高层口中,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①其与银隆合作十分看重其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摆渡车、保温车以及快件配送车等,都有很大空间;

②在提及这些车辆的使用场景时,中集高层提到封闭式环境和不连续作业。这是因为不管是集装箱拖车还是机场摆渡车的使用,都要考虑充电的及时性和快速性。

而当封闭式货运区域内的车辆不必连续作业时候,就给充电留出了空间。这也使得其与中集合作更具实操性。而京东提到电商物流车辆运行路线相对固定,时间相对规律,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竞争正在愈发激烈银隆面临的挑战或许比想象中要多

 

4.7万亿交通基建投资带来的用车需求,以及电商、快递物流大发展背景下的用车需求,已经不需赘述,必然是各大新能源物流车企业都看在眼里的香饽饽。

但是,要做好这块市场的银隆,虽然具备技术优势,但其挑战就会因此更少吗?起码以下几关它要一一闯过:

①银隆是以电池等产品起家,在整车设计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汽车不是一个简单将“三电”进行拼装的玩具,要发挥优异性能,必须各大总成和部件完美匹配。

②银隆新能源物流车的目标市场其他企业也会抢食,包括吉利、比亚迪、奇瑞等自主车企都在新能源车中引入电动轻客、轻卡等产品,明显剑指物流,与其竞争怕也不能仅仅依靠电池技术的领先或独特。

③新能源物流车的使用氛围还有待提升,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规模销售带来的生产成本骤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的,银隆也不例外。但这需要时间。加上补贴退坡制度,也会抑制购车热情,不可不加以重视。

④技术无止境,虽然银隆在很多技术层面被看做世界领先,但科学技术的进步太快,如何更新技术和国际水平同步或引领技术进步,银隆不能打无把握之仗,其还有很多功课要完成。

⑤考虑到物流配送业务对充电网络完善度、电池快速充电能力和续航能力的依赖,以及当下电池不得不瘦身以实现车辆自重减轻的需求,电动物流车距离用户的实际使用还有一段距离。

⑥新能源物流车的根本是生产资料,是运营车辆。如何能够更加契合各类使用场景,也是其要考虑的。而如何打开更广阔的细分市场,要先于产品研发去考虑。特别是其现有产品还是偏重于客车,与货运要求大不一样。

所以,笔者认为,新能源物流车的发展大势已定,是必然向好的,但是独木桥难行也是必然的。银隆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其也成为很多企业眼中重视的对手。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就拭目以待其能拿出怎样的好成绩吧!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