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18 19:10:28 中物联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宣传组
加强供应链建设 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中物联举办“应急供应链与公共安全”线上沙龙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简报
(2020 年 2 月 18 日)
2 月 15 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简称中物联)组织召 开“应急供应链与公共安全”线上沙龙,来自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物资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专家学 者以及海尔智家、联想集团、徐州徐工、西贝餐饮、冻品在 线、双汇物流的企业代表重点发言讨论,商务部、工信部代 表和近 200 位业界、学界供应链专业人士参会。发言专家们 一致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应加强供应链建设,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协同帮扶上 下游,让生产运营有序恢复,并提出了 6 条相关建议。
一、疫情影响经由供应链传导辐射全球,具有长尾效应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产业、供应链发展带来的负面影 响与震荡不仅在中国境内表现明显,而且已经通过供应链的 传导作用辐射到了全球,影响持续时间将超过预期。中国供 应链与全球供应链环环相扣,已经成为了全球分工体系中不 可替代的配套能力中心,经济外溢性明显增强,疫情带来的影响外延性也随之增强。目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产业遭受沉痛打击,中小企业复工困难,存在 行业寒冬的可能性。餐饮业、服务业、物流业及传统线下产 业从消费终端受到的影响将波及整个供应链。此外,从业人 员的移动受限、企业分布于疫区、中小企业招工难等因素又 会导致疫情后的重建工作更加艰难。
二是消费市场受到冲击,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和营商环境。 国内消费信心不足,预期产值降低,对实业和整体经济、尤 其是传统产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同时,以中国为主要贸易 伙伴的国家和以中国市场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外国企业受到 负面影响。
三是国际供应链的重构和转移。以中国工厂为上游供应 商的企业大多遭遇了原材料断供、延迟交付等问题,国内供 应链环节的国际声誉、潜在成本、断链风险,将导致全球供 应链加速重构转移。
二、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和现代化技术的作用,依托供应 链协同能力保障重点领域正常运行
一是供应链柔性和弹性的重要性凸显。调查表明,疫前 已经采取战略性选择供应商措施、建设供应链风险应对能力 的企业,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恢复能力快。部分 企业在发现大型突发公共事件先兆时即做出了供应链前置的动作,保证了后续供应能力的快速恢复。
二是供应链协同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先进技术成为提 升抗疫物资供应效率的关键因素。疫情中供应链数字化程度 较高、资源整合程度较好的企业普遍反应能力快速,如京东、 阿里、美团等,紧密结合的线上线下物流环节便利了企业的 抗疫物资和居民日用物资保障供应工作。自动化设备与无人 设备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防疫便利性与抗疫物资供应效率。 重新配置物流和劳动力资源也是对供应链整体资源的整合, 可以缓解企业劳工资源短缺,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
三是核心企业加强对供应链上下游帮扶,使供应链正外 部性效应凸显。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单一企业往往由于供应 链上下游中断破碎而无力独自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很多 核心企业对其供应链伙伴进行了必要的帮扶,通过风险分担、 资源共享、供应商行为准则和检疫要求等方式,加速供应链 整体的向好发展,推动产业与社会经济恢复运行。
四是应急状态下对供应链资源再配置,优先满足重点领 域需求,保障国计民生。在生产要素严重受限的情况下,各 级政府和核心企业对社会需求划分了优先级,稀缺资源首先 满足优先级高的需求。如在物流规划方面,对涉及疫区运输 和紧急物资供应的项目要慎重考虑,在严格防疫的基础上, 保证物资供应的及时性。
三、相关建议
一是建议平衡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之间的关系。建议 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应的刺激经济政策,以提振市场和资本 信心,对冲停工带来的影响。让更多企业有序复工,不仅是 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
二是建议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结合现有政策的实施 情况和疫情防疫实践积累,建议减少一刀切的措施,有针对 性地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实施调控,让当前有限的资源在 供应链网络上进行有序、有效地流动,在优先保证重点领域 的劳动要素供给基础上,有组织、有顺序地恢复各行各业的 正常运转。
三是建议优先保障物流行业复工。物流是供应链的核心 网络,连接着生产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建议有关部门 尽快调整优化政策,保障物流企业优先复工。生产制造企业 的复工必须建立在供应链网络畅通的基础上。
四是建议积极鼓励新型供应链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建议 加快研究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持续推动企业供应链创新,利 用数字化手段管理整个社会不同的环节,如社区管理、交通 运输管理、进出口海关管理等。
五是建议加快构建我国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议政府公共 部门加快研究推动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社会组织及非营利 性机构为公共部门提供政策建议等智力支持;企业制定应急服务预案并向有关部门备案,以供紧急时刻快速调动。
六是建议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让国际供应链成为我国 应急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长远,将供应链的应 急能力和目前所处的大环境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 抗震能力和协同水平。
中物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简报20200218-2.pdf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中物联废止1项团体标准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29期预告:《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国家标准宣贯
- 【朝闻天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有望超360万亿元
- 胡大剑出席首届株洲智慧钢铁及物流产业生态大会
- 央视报道| 草果 鲜花 车厘子……冷链发展进入快车道 物流还有哪些新趋势
- 国家标准《多式联运服务质量及测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中国重要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周报 (241216--241220)
- 何黎明出席第二十七届中国供应链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
-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协同交流会暨采购供应链协同展在广州举办
- 马增荣会见厦门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慧菁一行
- 胡大剑:推动供应链融合发展,构建世界级繁荣湾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