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7 14:38:22 人民日报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和追踪到包括我国主要产棉区种植面积、籽棉实时收购量、实时交售动态、棉花实时加工量、出库量等数据信息。”在位于北京的中国棉花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好武说。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和生产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棉花协会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棉花总产量达585.5万吨,其中新疆是全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产量达551万吨。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所属中国供销集团旗下成员企业,主要服务国家棉花宏观调控,促进产业规范发展,现已打造棉花交易、监管物流、资金服务、数据信息等四大服务平台,为棉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赋能,推动棉花全产业链数字化运营。目前,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服务涉棉企业总数已超5000家,占全国涉棉企业总数的90%以上。
“过去,我们申请贷款需要去银行签署协议,审批时间至少一周,放款要一个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2团二连棉花种植户景玉良说,现在他只需在手机上打开棉农综合服务平台,从提交申请资料到贷款到账,一天时间就能完成。
依托棉花全产业链大数据优势,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与多家银行合作,向广大棉农提供金融贷款服务、价格信息查询、交售信息查询、加工厂对接等数字化服务。
在新疆沙湾利华棉业有限公司第五棉花加工厂,厂长王丽演示了轧花厂收购籽棉的全过程。棉农交售籽棉时刷一下身份证,轧花厂的数字系统就会打出一个带有18位数字的追溯卡。“通过这条轧花生产线,我们将籽棉加工成皮棉后,系统自动关联追溯卡,再生成32位的条形码,这就是棉包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带着这张‘身份证’,棉花进入仓储、物流和贸易环节。”王丽说。
“在这里,棉花种植者的信息与皮棉的加工和质量数据进行关联,棉包条形码会跟随棉包完成加工、检验到仓储、物流、纺织全过程,做到了籽棉到皮棉的全程溯源。”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北京智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旭介绍,目前新疆符合目标价格改革收购加工资质的轧花厂达900多家,其中参与质量追溯试点的棉花加工企业已达800余家,涉及棉农10万余户。
“我们利用现有的棉花全产业链大数据服务着5000多家涉棉企业,以及广大棉农。”丁好武介绍,下一步,要加快推进棉花产业数字化进程,着力提升大数据与棉花产业链融合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探索大数据在棉花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场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红表示,当前,棉花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涵盖了种植、加工、仓储、检验等多个环节,为棉农、轧花厂以及广大经营者提供了信息服务。未来将向产业链后端延伸,通过棉花全产业链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综合服务,促进棉业高质量发展。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