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9 15:03:02 中国网
周跃辉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研究员
近期,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习近平经济思想提出,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这说明,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可从三个角度分析:
第一,任何一个世界经济强国必定具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今天的中国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实现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必然选择。中国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
第二,现代化新科技革命浪潮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次科技革命和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若不能紧紧抓住这一轮新科技革命,就有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但不管科技革命如何演变,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始终是技术革命的主线和主题。正如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所指出的,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若没有实体经济作为基础,科技革命就失去了载体,高质量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毋庸置疑,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就没有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没有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就没有高质量发展;没有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这个角度讲,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正如这次会议所强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要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大力培养大国工匠。通过这些举措,真正打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工信部:截至今年11月,已举办近700场中小企业撮合对接会
- 海关总署: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 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总额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2%
- 福佑卡车启动第三期“叁餐计划”,为公路货运注入善行力量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 铁路首运锂电池,物流迎来新篇章
- 湖北出台18条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 中国航运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 豪华重卡新王者!欧曼银河7驾驶舱再升级 科技智能与舒适安全完美融合
- 跨境运输新征程 | 中国潍坊——俄罗斯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发车仪式圆满落幕
- 十城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