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9 10:25:57 中国交通新闻网

站在福州港凭栏眺望,辽阔的海洋上,海鸥擦着蓝色的水面飞翔。码头上,汽车的喇叭声、吊装货物的哨子声、海轮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美妙的交响乐……今年以来,福建省港口集团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面向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福建港口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新阶段港口发展的强大力量。
近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福建福州港、厦门港货物吞吐量跻身全球前30,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入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今年1至4月,福建省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27亿吨,同比增长4.5%;集装箱吞吐量428万标箱,同比增长4.2%。
“丝路海运”联盟成员超300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建设高效顺畅的物流体系。对此,福建省港口集团持续提升港口作业和集疏运效率,稳定出口航线运力供给,全力打造更富韧性的港口物流供应链。
日前,厦门港嵩屿作业区,三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正停靠在泊位上装卸货物,蓝色巨轮依次排开,红白相间的桥吊吊臂下,集装箱运输车来回穿梭。
据了解,此次靠泊的三艘船舶分别为“马士基迈克凯尼穆勒”轮、“爱莉诺娜马士基”轮、“古诺沃马士基”轮,均为15万吨级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这是厦门港首次实现三艘15万吨级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列队并靠作业。完成装卸作业后,其中两艘巨轮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摩洛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港口,运载着中国产品从厦门港走向世界。
今年以来,福建港口拓展全球航线服务网络,开拓远洋和近洋直航航线,扎实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实现内外贸平稳开局。
福建省港口集团董事长、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平表示,作为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丝路海运”在政策沟通范围上不断拓展、设施联通水平上日益提升、战略合作对接上持续扩容、信息平台建设上稳步推进,拥有联盟成员300多家,命名航线开行超过1万航次、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200万标箱,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航运格局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打造整车进出口双通道
通过推动省内港口区域化整合,福建省港口集团形成了错位发展、一市一港的“一盘棋”格局,更好推动港产城融合,牵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5月9日,福州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7号泊位迎来“安吉23”轮滚装船,标志着“宁德—以色列埃拉特港”滚装船航线正式开通。此次运载的汽车不仅有来自上汽宁德基地生产的700辆名爵牌新能源汽车,还有来自厦门的25辆金龙牌新能源客车,为福建外贸汽车滚装出口再添新通道。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成长壮大,国内汽车出口需求旺盛并保持强劲增长。福建省港口集团加快打造整车进出口双通道,推动港口业务多元化发展。福州港江阴港区、三都澳港区启动了外贸汽车滚装出口新业务,为“福建造”汽车提供了一条便捷高效的出口新通道。今年以来,三都澳港区外贸汽车吞吐量2689辆。
为加大货源市场拓展力度,福建省港口集团还积极开发湖北、江西和闽西北腹地进出口货源,持续拓展“散改集”海铁联运业务。今年前4个月,福建省港口集团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125%,更多进出口货主享受到了“港口就在厂门口”的便利。
福建省港口集团集装箱业务部副经理、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业务发展部经理丘志鹏表示,下一步将陆续推出“江阴—海沧”“宁德—厦门”等快线服务,不断织密东南沿海支线航运网络,服务腹地经济发展,助力福建省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重要通道。
每日 推荐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 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助力中国医药“走出去”
- 多家国际寄递企业公布2025年业务旺季收费标准
- 长沙首条电煤“铁水联运”专列首发 助力物流降本增效
- 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 服贸会海关通关服务保障工作启动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平台揭牌成立
- 深莞携手推动数字城市联合创新 打造大湾区数字化发展新引擎
-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解读《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
- 两部门明确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的相关税收政策
- 闽鄂深化港航物流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