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1 09:37:25 中国交通新闻网
近年来,中德交通运输领域技术交流、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合作走实走深,为增进中德两国人民友谊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保障。近期,中德将举行新一轮交通部长会谈。今日起,本报将重点围绕内河航运、绿色物流、新技术合作三大主题,刊发3期系列报道,生动展示中德交通运输领域合作成果。敬请关注。
“您今年5月访问联邦德国时,曾表示欢迎联邦(德国)交通部与我合作进行汉江整治和航运开发……德交通部于11月7日至11月23日派出该部部务参事、处长哈格尔博士带领的5人代表团来汉江进行了为期17天的考察……专家代表团的接待工作由我部会同陕西、湖北两省安排并给予了较高的礼遇。”这是30多年前交通部领导在写给国务院领导的报告信中的一段话。
若不是翻开已泛黄发脆的历史档案,鲜少有幸直观感受30余年这一时间刻度的动人意味。中德内河航运合作自上世纪80年代始,其间往来参与者多达数百人。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德友谊故事还在继续。
16轮会谈内容丰富 两国合作走深走实
“德国对中国抱着非常友好和真诚的态度,我们一提出合作的希望,德方就表示欢迎。”原交通部外事司欧美处处长汤亚光在中德交通合作开展的前20年,是主要组织者和协调人之一。
上世纪70年代,两德还处于分裂状态,联邦德国的内河航运治理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莱茵河这条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流经两德近半国土。“他们的通航里程达7000公里,水深都在4米以上,终年可以通航。”汤亚光说。
同时期的我国,内河水运资源也十分丰富,长江、黄河、珠江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广阔。但内河航道开发水平低,深水航道少、水系之间未能沟通、干支不能直达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内河运输潜力的发挥。
落后的现状梗在航运管理者心头,要学习先进技术把我国内河航道整治好——交通部下定决心。1984年,应原交通部部长李清邀请,联邦德国交通部部长维尔纳·多林格尔率领25人代表团来到中国访问。数月后,中德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内河航运合作协议》(简称《协议》),指导双方开展内河航运方面的技术、经济和科学合作,包括技术交流、培训以及其他一切有助于推动双方合作的活动。
《协议》明确,中德两国轮流主办内河航运领域合作会谈,每两年至少一次。此后的35年间,两国交通部门共开展了16轮会谈,并在信息交流、人员培训、项目联合研究、技术合作等方面开展相关活动。
2003年,中德内河航运合作迎来新机遇,两国交通部门再次签署《内河航运和水路交通合作协议》,取代原《协议》。新协议的签订是基于旧协议已取得的巨大成效,并将合作拓展至内河水运全领域,合作范围扩大了,形式也更丰富。水路建设项目管理、水路运营与维护管理、内河水路运输船型等12项课题纳入双方合作重点,且内容更加具体。
3年后,第11轮会谈在柏林如期举行。搭建“长江和莱茵河友好河流”机制,成为两国加深合作的新议题。
2008年第12轮会谈期间,德方专家赴长江中游实地参观了我国生态护岸工程,并交流研讨。2009年12月,我国派出长江航道局等有关单位专家赴德国,就内河生态护岸工程和技术实地调研。有着相似自然条件的中欧大河跨千山万水“联姻”。
梳理历次会谈情况后可以发现,两国内河航运合作从具体项目逐渐拓展至相关领域,人员交流也从中方派员赴德到双方互派代表团。30余年,两国合作逐渐走深、走实。
2014年10月,时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赴德参加了中德第三轮政府磋商,并与德国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部长多布林特签署了新的部门间《海运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那时,他对两国继续拓展绿色交通、内河航运、长江“气候、水域、航运研究”等领域的合作提出了期待。
在2018年的第16轮会谈中,中德双方达成共识,决定加强在航运和港口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交流和人员互访,涵盖生态航道、船舶尾气污染监测技术研究等方面。两国专家间互访日益频繁。
“通过为中国实施众多新项目提供支持,德国专家积累了新的经验。双方在水运和内河航道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机制不仅获得赞誉,还成为每次部长级交流的议题之一。高层的认可,体现了德国在此领域同中方持续合作的期待。”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2019年3月21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会见德国驻华大使葛策博士时评价,“中德多年的合作高水平、多层次、富有成效,特别是中德绿色物流会议、中德内河航运和航道技术交流机制成果显著。”
葛策则表示,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方高度重视两国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友好合作,愿意与中方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政策、法规和技术等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以互利共赢的务实成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三峡升船机超越德国 单方传授变互通有无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内河上还能见到纤夫拉纤的场景,农闲时的运河畔,常有农民挑担挖土筑堤的身影。广袤国土上,江河奔流,地形复杂。河岸坍塌、浅滩难行……一系列复杂的航道问题成为我国未治愈的“顽疾”。
水流冲刷导致河岸泥土下坍,河道成了倒梯形,既浪费土地又影响航行,这是治理河道经常面对的难题。当时的联邦德国已经有了成功方案:河道途经居住密集处,排列整齐的钢板桩像砌墙一样打在河岸上;地形空旷处的河岸倾斜度也控制在合理范围。
领先世界的治理技术打动着中国航务管理者。1986年6月的第二次会谈确定了此后两年的合作计划:德方愿为开发汉江航运、整治松花江航道提供技术支持。
德国专家带着方案来到中国。三姓浅滩,这个松花江上最让跑船人头疼的碍航浅滩用上了“德国药方”。
专家团先后4次来华,实地考察,量身定制方案。“有一次,德国专家在考察路上遭遇车祸,翻了车,人被抛出去很远,他们也顾不上去医院,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照样去工地,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负责的。”数十年后,汤亚光谈及当年陪同考察的经历,感慨万千。
除此之外,数年间,德国还无偿提供了价值400多万马克的技术援助和先进仪器设备。这对于当时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无异一场甘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德松花江航道治理合作结项。自此,松花江上畅行的船舶提升到千吨级,中德技术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2007年,交通部邀请德国专家来华参观三峡工程,就船闸建设、远程操作及船闸运营管理等开展技术交流。
当时的德国尼德芬诺、吕内堡等升船机已运行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维护经验,其结构型式与三峡升船机类似,对中国具有很大借鉴意义,而三峡升船机建设也以其惊人的规模和难度,吸引着德方。
2011年,三峡升船机建设进入了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中德两国升船机合作项目随即启动。双方共开展了12次人员互访交流。其间,德国代表团访华7次,现场考察葛洲坝船闸、三峡船闸和三峡升船机等,围绕三峡升船机技术特点、运行组织机构和通航调度组织等,就升船机技术发展与中方展开探讨。
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全平衡垂直升船机震憾了来访的德国专家。“我们学习德国原理,在中国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无论在规模、质量、实用性还是平稳度上,都超越了德国国内升船机。”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原副局长解曼莹说。
单方传授变为互通有无。德国新尼德芬诺升船机建设及运行准备、新吕内堡高水头船闸规划设计等,给三峡、葛洲坝船闸及向家坝高水头船闸提供了诸多借鉴。德方对我国大型升船机和高水头船闸的科研、建设及运行维护有了新的认识,我国也尽可能为德方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如今,中德技术合作契合时代热点议题。“气候变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改变,给水运和内河航道的合作同样带来了多种挑战,我们希望可以共同为这些挑战找到解决途径。”德国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有关负责人提出了期待。
“气候变化对长江航道与航运的影响”合作研究适时启动。德方基于本国已开展多年的KLIWAS项目成果,为我国提供了66份研究报告、近70份论文资料。
中方研究机构以德国关键技术及成果为基础,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后再创新,将德国KLIWAS项目的关键技术“本地化”。中德内河航运合作机制中方秘书长邓延洁介绍:“我们已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长江流域的全球气候模式,总结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长江航道条件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这一项目填补了气候变化对整个长江流域航道及航运影响的研究空白。”
人才往来三十多年 学员成为行业中坚
“通过现场参观,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德国的内河航运管理体制、港口建设和管理、船公司经营情况和管理体制等,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先进的运河系统。”曾任职于广东驳运公司,如今已经退休的马振东回忆道。
时光追溯到1996年的那个夏天,他参加了中德双方交通主管部门组织的内河航运管理培训班,在德国汉堡港培训学院接受了来自德国联邦政府交通部、汉堡港口管理局以及相关内河船公司、金融机构、经济促进公司等单位专家的授课。
人才是撬动所有资源的首要资源,也是最为重要的决定性资源。中国开辟运河并利用内河水运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真正现代化的内河航运并没有发展起来,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至2000年,中国交通运输系统派往德国的进修人员达175人。此后德方还继续为我方免费培训了一大批中青年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的内容涉及内河航运和港口工程设计、施工、科研、港口装卸管理与安全、水上安全监督等。这些人员回国后,充分利用他们在德国所学的知识,有力推动了我国内河航运发展。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我们那期的培训主题是港口装卸管理与环境保护,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港口生产调度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来自上海市航务管理处的陶义刚参加了1993年的内河航务培训,对于当年培训的场景,他至今历历在目。回到工作岗位后,他总结学习成果,提出并推广了一系列关于上海港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理念。
1992年至2000年,每年都有15名来自内河航运领域的中方人员获得德国经济合作部的助学金,赴德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学习。他们学习的专业涉及港口装卸中的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水上交通安全等。为了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透明,人员的选定由中德双方共同面试产生。
德方将培训课程设置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上半年是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传授,下半年深入一线观摩、操作,以保证学员充分理解知识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那是一段充实难忘的美好时光。”参加了2005年至2006年培训的学员隋红枚说。
人才往来,跨越30多年,中德友谊闪烁在每一个个体身上。
2012年、2013年,应德国邀请,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先后派出2批共23名学员赴德国进行升船机运行维护培训。回忆起学习交流的时光,很多学员提到舒马赫先生。
舒马赫是德国1934年建成的老尼德芬诺升船机的现任运行负责人,与以往对德国人严谨、认真、刻板的印象略有不同,左耳带着耳环的他算是一个“非典型”德国人。中方代表团每次到老尼德芬诺升船机,他几乎都会参与陪同讲解和技术交流,他也多次到三峡升船机考察交流。
“舒马赫对于我们的疑问总是耐心细致、毫无保留地解答,有一次我们对塔柱支撑结构提出了疑问,他到档案室查阅了1934年的竣工图纸和资料,然后给我们讲解答疑。他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不羁的外表下,仍然是典型的‘德国心’。”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副局长郑卫力回忆道。
在德国人看来,尽心解答才能不辜负中国学员的求知若渴。“(中国人)高涨的学习热情感染着老尼德芬诺升船机的每一个人,特意为中国人准备的停航演示升船机主体机械机构维护的安排,是对他们勤奋学习最好的褒奖。”德国《勃兰登堡时报》曾报道评价。
2008年中德第12轮会谈后,两国就升船机项目开展培训,中方学员达100余人,为三峡培育了一大批升船机运行维护技术骨干。他们至今活跃在升船机工程监理与设备调试的第一线,所建设的航运设备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
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水运局局长李天碧也曾参加中德早期的合作培训,多年来一直关注着中德内河航运合作的发展。他介绍,2019年5月24日,两国签署了《关于提升交通运输领域合作意向的联合声明》,建立了部长级中德交通论坛,并将内河航运和水路交通合作内容纳入其中。今后,双方内河航运领域合作将走向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数读
●1984年,联邦德国交通部部长维尔纳·多林格尔率领25人代表团来到中国访问,此后的35年间,两国交通部门共开展了16轮会谈。
●德国基于已开展多年的KLIWAS项目成果,为我国提供了66份研究报告、近70份论文资料。
●2011年,三峡升船机建设进入了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中德双方共开展了12次人员互访交流。
●1984年至2000年,中国交通运输系统派往德国的进修人员达175人。
见证者说
德国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有关负责人:
航道领域的项目通常规模大,筹划时间长。而河道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交通承载方式之一,拥有开发方式、设备设施可长期使用等优势,但需要初期的计划以及合作的持续性,才能实现共赢。因而水运和内河航道的合作,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交通运输部同德国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最具历史性的合作项目。德国在为中国实施众多新项目提供支持的同时,也积累了新的经验,双方在技术、经济和科学领域的知识交流同样成果丰硕。
原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国英:
德国的水运特别受到政府青睐,让我们搞内河航运的人羡慕不已。德国对水道航运的重视程度可以说也是世界少有。我国的水运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飞速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实力。我考察过密西西比河、伏尔加河以及莱茵河。比较起来,我认为学习莱茵河的经验更适合我国内河航运的情况。莱茵河的管理体制与我国水运的管理基本是相同的。另外,莱茵河的水道航运建设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学习莱茵河是有可比性的。
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德航运合作机制中方秘书长邓延洁:
从2008年第12轮会谈起,我有幸作为中方秘书长,亲身经历了每次的双边会谈、交流、合作。回顾十多年来中德内河航运合作,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德双方的友好、务实、互信的良好氛围。在双方交往中,无论是普通的技术人员还是司局长,都充分体现着中德两国间的深厚友情。
在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中,大家都是非常坦诚,毫无保留地进行深度技术交流与沟通,正是在这种互信友好的氛围下,才取得了丰硕成果。
原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巡视员章渝:
在众多旅德纪念物中,我最常翻看的是一张老地图。这一张纸已发黄、褐迹斑斑的德国地图,是我1988年第一次去德国时买的,那是一次跨过3个年度的旅程。
在德国学习期间,我有机会了解德国的主要河流,有时间徘徊在既有秀丽山水又有美丽传说的Loreley(罗累莱),让我在港口、航道建设和规划方面受益颇深。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实用、程序化、标准化是德国水运交通部门给我的第一印象,管理系统的设置和运行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江苏南通港口集团通州港务公司工作人员蔡欣:
1999年11月,我们一行12人赴德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内河航运进修学习。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对德国港口现状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先后参观了斯图加特、柏林等港口。我发现这些港口有一个显著特点:物流观念强。德国港口半营或不经营装卸业务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决定了他们港口总收入结构的多元性。德国港口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对于我们的港口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每日 推荐
- 工信部:截至今年11月,已举办近700场中小企业撮合对接会
- 海关总署: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 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总额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2%
- 福佑卡车启动第三期“叁餐计划”,为公路货运注入善行力量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 铁路首运锂电池,物流迎来新篇章
- 湖北出台18条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 中国航运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 豪华重卡新王者!欧曼银河7驾驶舱再升级 科技智能与舒适安全完美融合
- 跨境运输新征程 | 中国潍坊——俄罗斯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发车仪式圆满落幕
- 十城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