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4 09:35:29 中国邮政快递报

万国邮政联盟官网近日发布了疫情与邮政行业报告,1月23日至5月14日的监测数据显示,国际邮件量同比下滑21%,创自2010年邮联开始记录192个成员国电子交换数据以来的最大跌幅。
报告称,运输中断和暂停、运能短缺和停滞以及劳动力不足等都成为供应链中断的主要影响因素。疫情形势下家庭居民收入不稳定等也是间接影响邮件下滑的因素之一。
对于疫情后的全球邮政业发展,万国邮联给出了判断:“邮政业虽然会摆脱疫情的短期影响,但函件量仍将下滑,乐观来看,邮政运营商可以迅速抓住机会应对不利局面。”
机会并不遥远。疫情期间,全球在线零售普遍增长,很多邮政快递企业电商包裹业务量均实现逆势增长。
最近,麦肯锡德国办事处航空货运研究负责人Tobias Wolfel表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机构仍然保留此前作出的预测,即2017-2022年间跨境电商航空货运量将翻番。
Wolfel表示,疫情暴发前给出的预测为,跨境送货上门的电商市场预计年增长20%-25%。超过80%的跨境电商交易通过航空运输完成,电商货物约占航空货运量的10%。预计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20%。同时,电商业务在航空货运的全球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仅为5%;但到2022年,或将比上一个5年期增长1倍。
跨境电商驱动力之一就是消费者强烈的跨境消费意愿。他说,中国消费者喜欢跨境优质品牌,欧洲和美国消费者喜欢中国商品的低价和实用性,这也拉动了全球航空货运。
“疫情之后,跨境电商增长的基本驱动力没有改变,但是可能会有一些影响因素,如快递延迟导致更多消费者选择本国购物;中小网络卖家可否在疫情后活下来;如果市场出现整合,产品的可用性可能会受到限制等因素,均会对跨境电商产生影响。”此外,供应链转移也会影响跨境电商生态格局,制造商和电商卖家有可能选择离消费者近的采购目的地,减少对航空运输的依赖。“但这种转移的发生需要时间,因此目前不会影响到2022年的跨境电商发展走势。”
Wolfel表示,疫情就是一把双刃剑,有的运输企业因为不得不收取附加费和增加转运时间而业务量下滑,有的物流企业则开发新的运输方式,扩大了客户群。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