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02 09:02:12 科技信息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2018年1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1.9%,较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各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业务量指数、设施利用率指数、期末库存指数、企业员工指数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有所回升,其余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由21类商品组成的2018年1月期末库存指数为54.4%,较上月回升2.2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生产资料类商品中,钢材、有色、化工、建材等商品库存均有比较明显的回升;生活资料类商品中,服装、食品、日用品等商品库存较上月有所回升。
(中国仓储指数走势图%)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勇认为:1月仓储指数较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新订单、业务量和业务活动预期等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显示出仓储业务需求仍然较为旺盛,行业稳中向好的态势继续深入发展。分品种来看,大宗商品市场受严寒和雨雪天气影响,终端需求趋弱,运行压力增大;而生活消费品受节日临近影响,需求旺盛,市场表现较好。同时,由于节日备货影响,期末库存指数回升明显,库存压力有所增加。此外,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至景气区间,且保持较高水平,表明未来仓储行业需求仍有支撑,行业稳中向好的格局将会延续。
业务量继续扩张。1月份,业务量指数为53.3%,较上月回升2.2个百分点,连续十一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反映出仓储业务活动活跃,需求快速增长。分品种来看,钢材、有色、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类商品业务量较上月回升明显,食品、化妆品、医药、家电等生活资料类商品业务量较上月回升明显。
平均库存周转效率有所下降。1月份,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0.8%,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反映出商品周转效率有所下滑。分品种来看,钢材、木材、化工等生产资料类商品及日用品、服装等生活资料类商品周转效率较上月有所下降。
库存水平明显回升。1月份,期末库存指数为54.4%,较上月回升2.2个百分点,反映出受消费品节日备货和大宗商品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仓储行业库存压力有所增加。
收费价格回落。1月份,收费价格指数为49.6%,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整体来看,收费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反映出仓储行业收费价格小幅下降,整体走势平稳。
企业效益继续下滑。1月份,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为51.9%,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业务利润指数为47.8%,较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反映出仓储行业盈利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企业要继续加强成本管控,节省开支,早日改变盈利困难的情况。
就业形势略有好转。1月份,企业员工指数为48.9%,较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反映出仓储行业员工数量下降速度有所放缓,就业形势略有好转。
从后期走势来看,新订单指数为52.6%,较上月回升1.5个百分点,连续23个月保持扩张走势,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4%,大幅回升6.6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以上,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持乐观态度,仓储行业稳中向好的格局将会延续。
中国仓储指数调查说明
1.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是一套立足于仓储企业,通过快捷的调查方式,以详实、动态的数据信息,反映仓储行业经营和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状况与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
中国仓储指数由期末库存、新订单、平均库存周期次数和从业人员4个权重指数合成。
2.调查涵盖的范围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调查包含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大类。调查的地区将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和新疆、西藏等)的主要省市和地区。调查的企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第三方仓储及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主要是指综合性仓库和专业性仓库。不包括生产企业的自营仓库和用户的自用仓库。
3.计算方法
中国仓储指数由1个综合指数构成和11个单项指数。单个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
单项指数的计算公式:
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
DI=“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
中国仓储指数= 期末库存×30%+新订单×25%+从业人员×25%+平均库存周转次数×20%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协同交流会暨采购供应链协同展在广州举办
- 马增荣会见厦门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慧菁一行
- 胡大剑:推动供应链融合发展,构建世界级繁荣湾区新格局
- 中物联党委召开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暨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委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1月政策辑要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平台发展年会暨第二届数字物流(长治)大会在长治召开
- [新闻直播间]《2024中国物流平台发展报告》 已有3286家企业取得网络货运经营资质
- 崔忠付:推进物流数字化 引领新质生产力 物流平台助力行业降本、提质、增效
- 3286家取得经营资质 我国网络货运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 何黎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