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物流装备 > 正文

比亚迪商用车畅销全球,为绿色世界注入中国能量

发布时间:2023-12-22 15:58:38 tom

近年来,在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绿色化变革。

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并相应推出《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全面推动我国各大产业加速绿色化转型步伐。

美国在去年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气候立法,从技术、产业、资金等方方面面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在今年也正式成为欧盟法律,使得欧盟成为全球第一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也使得“碳”真正成为与技术、人力、资本等类似的重要市场要素。

除此之外,重要的跨国企业,例如微软明确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并消除自1975年公司成立以来的碳足迹;奥迪则宣布于2033年停产燃油车;我国知名企业比亚迪更是早已宣布自2022年3月起便停产燃油车。

在全球绿色化变革的浩荡潮流中,中国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先发优势。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2)》为例,从2012年至2021年,中国绿色贸易的规模从7934.2亿美元增长至11610.9亿美元,甚至超过欧盟,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贸易经济体。

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绿色经济的三大核心产品之一,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成绩都颇为耀眼。

 

优势产品畅销海外

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企业比亚迪为例,其乘用车在全球众多国家广受欢迎,并连续数月位列销量榜榜首。例如在泰国,2023年比亚迪获得泰国1-10月累计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在哥伦比亚,2023年1-10月比亚迪拿下累计新能源销量冠军宝座;在新加坡,2023年1-10月比亚迪获得新加坡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冠军。此外还有巴西、新西兰等国,比亚迪的销量也处于绝对领先态势,凭借其一流的外观设计、出色的车身品质以及遥遥领先的各项专利技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可。

商用车领域,比亚迪新能源大巴和卡车同样也受到各国热捧。

今年年初,比亚迪商用车便和印度阿达尼集团达成合作,共计304台比亚迪电动重卡Q1R发运至印度阿达尼集团的四个港口投入运营,助力其在2025年前实现全港口牵引车电动化,实现可持续、零排放的港口运营。据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表示:“阿达尼港口大规模使用比亚迪绿色新能源技术,可以助力印度早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零排放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比亚迪电动卡车在印度乃至整个亚太区域的业务开拓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2月份比亚迪获瑞典最大公共交通运营商之一Transdev AB电动大巴订单,共52台电动巴士,并在瑞典东部Gästrikland省投入运营。

3月份比亚迪印尼当地电动大巴经销商VKTR集团正式将22辆电动大巴K9交付给当地巴士公司Mayasari,正式投入运营,为雅加达增添一抹环保绿,助力印尼实现2030年全国公交电动化的目标。

诸如以上案例不胜枚举,充分证明了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与产品力。

 

领先科技打造国际认知

比亚迪为何能够获得国际上如此多国家和企业的认可?

首先,这得益于比亚迪强大的品牌优势。“大多数人都不会购买自己从未听说过的品牌”,外国人也不例外。比亚迪作为全球车企中市值一度超越奔驰、宝马、福特等老牌车企的强大企业,自然能够引起国际重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BYD”三个字母深植于众多外国人心中。此外,比亚迪大巴早已畅销全球,在众多国家的大街小巷中都能看到比亚迪大巴来回穿梭的身影,进一步强化了“BYD”这一品牌的可靠与强大。

其次,比亚迪全球领先的技术及产品是众多国家学习、研究的绝佳对象,也是企业实现绿色化转型的重要载体。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拥有其他动力电池无法企及的安全性,并且兼具长寿命和长续航优势;比亚迪电机采用永磁同步组合异步电机的全新动力组合架构,既能实现四驱的动力,又能实现近于两驱的能耗,同时满足了性能与能耗间的平衡。比亚迪采用了完全自主研发出来的IGBT芯片,打破了国外IGBT芯片的技术垄断,还拥有目前全球最先进的SiC碳化硅电控芯片。

最后,比亚迪新能源卡车还拥有国内其他车企无法比拟的售后优势。

得益于比亚迪乘用车及大巴在国际市场的畅销局面,比亚迪售后服务网络早已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维修方便、配件齐全,这也是比亚迪新能源卡车之所以能够畅销全球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比亚迪作为中国品牌扬帆出海的先锋代表,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傲人成绩,让比亚迪乘用车、商用车走进全球千家万户,服务于众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领域。未来,伴随着比亚迪在技术领域的进一步突破,相信一定能够赢得更多国家和企业的认可,为世界各国实现“碳中和”贡献属于中国的“绿色能源”。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