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3 11:24:21 中国经济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外贸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增多,外贸运行基础并不牢固。在挖掘进出口潜力方面提到,“做好大宗商品进口工作。积极保障大宗商品国内供给。统筹保障大宗商品进口各环节稳定运行。”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在国内供给方面,当前我国部分大宗商品(例如原油、大豆等)的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且这些商品均由国际定价。全球疫情以来,由于海外央行“大放水”、供应链受挫、航运价格高企等问题,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我国的大宗商品进口成本因此水涨船高。尽管近期大宗商品涨价趋势放缓,但价格中枢仍居高位,所以仍需对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展开更多支持。
明明同时表示,《意见》提出“保障大宗商品进口各环节稳定运行”旨在应对当前大宗商品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
“我国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做好大宗商品进口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我国通胀水平,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工业原材料价格会产生较明显的影响,会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1年1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显示,12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结束之前连续五个月下跌的态势,出现反弹至102.0%,指数为近八个月以来的高点,显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从生产企业的情况来看,随着部分商品价格回升,企业生产利润提升,加上节前存在补库需求,产品生产相对稳定,加之部分商品进口量有所增加,导致商品供应量明显上升。
明明表示,接下来要加强国内各部门合作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从国内视角来看,《意见》中已明确提出了做好大宗商品进口工作需要多个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从国际视角来看,丰富大宗商品进口途径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今年RCEP正式生效,RCEP的深入发展有助于各国之间优势互补,关税减让等优惠政策也将推动各国在产业链上实现资源深度整合。
范若滢提出三条建议,一是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优化口岸通关流程;二是统筹做好大宗商品进出口调控,将大宗商品市场分析研究与储备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相关大宗商品进口规模和时机;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与资源能源国家的资源、资金循环合作,建立海外大宗商品稳定供给基地。
“此外,还需完善期货工具实现风险对冲。”明明表示,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相关进口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控意识,灵活运用相关期货工具管理风险。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江西跨境电商发展交流会举办 科捷出海供应链破解行业难题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关于学习借鉴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 多部门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71.6%
- 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
- 生态环境部:对机动车特别是货车排放问题的监管将更加严格
-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 【湖南】今年建设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9万个
- 船舶免费过闸政策正式实施 船民企业共享“水运红利”
- “五一”假期全国快递包裹揽投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 【浙江】宁波金华海陆联动补链强链通途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