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地方物流 > 正文

【上海】外卖、快递行业“垃圾源头减量”成效突出

发布时间:2020-07-03 10:43:14 解放日报

上海生活垃圾依法强制分类已满一周年。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市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上海已开展检查15.2万次,对居住小区、生活垃圾收运企业、生活垃圾大型中转场所、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企业进行全覆盖,其中,检查个人9.7万人次。此外,小区垃圾分类“三件套”、外卖和快递垃圾、可回收物收运体系和出路等一系列热点话题引发关注。

“三件套”配置要因地制宜

新版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达标(示范)街镇(乡、工业区)综合考评办法,将“垃圾投放点采取异味控制措施,收集点配有破袋、洗手装置”(简称“三件套”)纳入考评范围。

经过一年的实践检验,“三件套”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认可。从今年上半年度全市“达标示范”检查结果来看(共检查5001个居住区),洗手、除臭、破袋装置的配置率分别达到94.8%、82.3%、78.3%。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表示,“三件套”虽然是考核要求,但具体落实时不能“一刀切”。应按照“一小区一策”的原则,鼓励各小区因地制宜地配置“三件套”。随着气温升高,湿垃圾存放时的异味问题逐渐突出。唐家富表示,要加强投放点管理,要求湿垃圾桶必须密闭存放并喷洒除臭剂,垃圾箱房或生活垃圾储存点要确保容器关盖储存,防止异味扰民。

引导消费者使用环保餐具

外卖平台产生的一次性餐具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的垃圾污染问题。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上海已推动外卖电商企业饿了么、美团点评在外卖平台的接口开通“无需餐具”的选项,并把该选项作为必选项,引导消费者使用环保餐具。

据美团点评反馈,该功能开通以来,上海全市主动选择无需餐具的用户大幅上升,无需餐具订单同期增长超过4倍。饿了么平台在消费者订餐时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也推出“推荐无需餐具”功能。该计划实施以来,饿了么平台上,上海消费者无需一次性餐具的需求量在全国处于领先,高出全国平均值60%。

另一方面,上海不断倡导生鲜电商企业采用绿色包装。目前,盒马、叮咚买菜、本来生活等15家重点生鲜电商企业已改进包装,合理使用包装材料,反对过度包装,减少垃圾产出。

针对快递垃圾,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余洪伟表示,一年来,上海坚持源头治理、循环利用,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目前,上海主要寄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9%,相对于之前普遍使用的传统纸质运单,每年可节约12亿张A4用纸。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64%以上,比条例实施前增长20%,每年可节约20亿个包装袋、包装箱。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的封装比例达到88%左右,每年可节约胶带用量6亿米左右。上海主要寄递企业可循环中转袋的使用率达到85%以上,每年转运中心可减少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约1.2亿条。上海全行业已推广使用循环快递箱、共享快递盒等新型快递容器12万个,循环使用480万次。

据透露,根据今年新施行的《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上海对违反快递绿色包装规定的一家企业开展了立案调查并予以行政处罚。

多种可回收物找到出路

可回收物变废为宝,形成价值认同“闭环”,对激励全社会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形成“闭环”,首先要完善优化可回收物收运网络。刘敏表示,目前上海已建成可回收物“两网融合”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201个,分拣场10座,可回收物“点站场”三级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居民小区。同时,上海积极培育回收示范企业,目前“两网融合”可回收物回收企业有64家。

一年来,上海回收企业积极探索回收创新模式。例如:杨浦区依托回收企业建立了“点站场”三级回收网络,可回收物已细分成40多种品类,通过智能化回收、标准化运输、专业化分拣,精准对接末端的处置企业。奉贤区创新升级了移动互联网平台,建立了可回收物物联网可追溯系统。

可回收物找到低污染、高附加值的出路,是形成价值认同“闭环”的关键。上海回收企业目前与长三角地区134家再生资源处置重点企业进行了对接。在电子废弃物领域,上海9家处置企业通过“互联网+回收”,逐步完善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置利用。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