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2 11:05:01 北京商报
酝酿了一段时间的物流枢纽名单终于出炉,包括天津、上海、成都在内的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9月11日对外公布。物流枢纽建设正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一方面显示顶层设计对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国物流费高企的现状。而作为行业发展的细胞,物流企业未来的布局也值得关注。
涵盖6种类型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9月11日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共有23个物流枢纽入选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其中,东部地区10个[天津、上海、南京、金华(义乌)、临沂、广州、宁波-舟山、厦门、青岛、深圳]、中部地区5个(太原、赣州、郑州、宜昌、长沙)、西部地区7个(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南宁、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东北地区1个(营口)。
23个物流枢纽涵盖陆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6种类型,区域、类型分布相对均衡,有利于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实施和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年)》明确指出,国家物流枢纽原则上基于已投入运营、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较大、区域带动作用较强、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流枢纽进行建设。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高级统计师葛金梅此前表示,从区域的整体情况来看,二线城市的航空货运比重在不断提升。随着近年来市场集中度的不断下降,中西部地区的郑州、武汉、重庆、西安、成都等二线城市正在成为新的市场焦点。
高企的物流费
实际上,2018年底两部委已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布局建设3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形成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基本框架;到2025年,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同时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由于一些物流枢纽与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产业集聚区距离较远,相互之间暂时没有产生很好的衔接,造成我国集疏运成本较高。虽然我国物流业成本在逐年下降,但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仍然有待进一步降低。
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5-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分别为16%、14.9%、14.6%、14.8%。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介绍称,据统计,我国货运车辆平均实载率比欧美发达国家要低1/3,车辆日均有效行驶里程仅为发达国家的1/2,由于缺乏集约化组织,难以充分发挥运输业的规模效益和网络效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赵坚指出,当前物流行业的体制上、结构上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都亟待解决,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未来物流成本下降的空间比较大。
“2019年通过综合施策,预计降低物流成本1209亿元。”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
企业加大布局
首批物流枢纽名单正式公布,对物流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业内人士指出,物流枢纽的根基还是在产业,枢纽是手段不是目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服务。六大类枢纽城市中,生产服务型枢纽城市最具潜力。
菜鸟网络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平台从五年前就开始打造“物流骨干网”,将与国家物流枢纽战略全面对接,意在提高物流运转速度。
截至今年初,菜鸟已经形成全国7个区域枢纽+数百个区域仓、城市仓+城市配送网络+末端驿站布局。
京东物流已与超过200家行业企业达成共生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云仓配、多式联运等方面寻求全链共生。目前,京东物流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速运、跨境、众包六张网络,已实现广泛覆盖。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则认为,现阶段,传统物流效率已达到极限,未来一定要靠物流网络效应。无论是与各国海关系统的对接打通,还是调度全球资源解决物流高峰的天量包裹,不是单一物流公司能做到的,需要国家的支持和企业合作才能完成。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物流枢纽是物理性的存在,但今天我们更需要数字化的未来,而人、车、货、仓都会变成数字在流转,这不仅是单体流转,而是从采购到仓配等一体化闭环的供应。”杨达卿表示。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