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05 11:51:54 中国经济网

每年进出外籍船舶1万多艘次的浙江舟山口岸,是全国最繁忙的口岸之一。去年以来,得益于环节简化和流程优化,舟山口岸船舶进出境通关申报由原先的1113项压缩到371项,申报时间由原先16小时压缩至2小时左右,真正实现了手续办理“最多跑一次”。
舟山口岸的变化,只是近年来全国海关不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至2018年底,全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上年压缩了一半以上,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不断提升通关效率,是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关键所在。今年1月1日起,国际航行船舶通过“单一窗口”申报全面实现了“一单多报”,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海关总署指导上海、天津等主要港口制定口岸经营服务企业场内转运、吊箱移位等操作时限标准,通过“单一窗口”等信息平台向进出口企业、口岸作业场站推送查验通知,增强通关时效的可预期性,让企业的作业安排做到了“心中有数”和“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海关总署还推广应用进出口“提前申报”,大幅压缩企业通关准备阶段时间。同时,在全国试点开展关税保证保险,并将其扩大至汇总征税和循环担保环节,有效压缩企业通关时间、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已有1463家企业参与试点,累计购买保单10306份,保险金额339.6亿元。
持续推进单证简化,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今年1月1日起,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取消汽车零部件自动进口许可证。3月25日起,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试点开展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上海、天津等地还实现了海运提单、提货单以及企业间的设备交接单等信息电子化流转。
据悉,企业在申报环节不再要求提交纸质报关委托书,进口申报环节企业也无需向海关提交装箱清单,出口申报环节已无需向海关提交发票、装箱清单。目前,需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已缩减近一半,除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况外,全部实现联网比对核查,此举既提升了通关效率,也帮助现场关员减压,实现了“关企”双赢。
推动进出口环节降税减负,将进一步降低通关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为此,海关总署会同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行为。推动降低进出口各环节费用。3月20日起,马士基、地中海、达飞、太平船务等23家公司进一步下调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费等收费标准。4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港口设施保安费下调20%、货物港务费下调15%。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江苏今起免收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拖车、吊车费
- 海南首例!外籍船舶通过电子证书办结口岸申报
- 四川“三网”融合助推产业建圈强链 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超4.9万亿元、同比增长7.1%
- 全国碳市场建设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交通运输行业积极参与碳交易工作
- 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创新联盟发起人会议在宁举办
- 我国开通首条金砖安全智能贸易试点航线
- 习近平:上合峰会肩负着凝聚各方共识 激发合作动能 擘画发展蓝图的重要
-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经部务会审议通过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
- 重庆全链条治理公路货运超限超载
- 跨境运输需求旺盛 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今年开行453列创历史同期新高
- 浙江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印发 行业发展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