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4 09:27:16 亿欧网
一、2018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物流业应用发展分析
1、2018年物联网发展综述
2018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随着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始爆发,产业互联网成为热点,全球众多一线巨头的企业开始全面布局物联网。2018年4月,微软宣布在未来四年内,将投入50亿美元支持物联网创新,计划在在万物智能的时代,以云和AI为基础,以数据驱动物联网产业,提高物联网易用性,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的前沿创新。2018年5月谷歌发布了物联网操作系统,让开发者大规模构建和维护物联网设备,帮助开发者轻松地将物联网设备从原型设计推进到商品化,加速物联网普及。此外,著名的苹果公司也加入了物联网标准组织,英特尔和ARM开始合作推进物联网应用。
在中国,2018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也取得重大进展,开始了实实在在的落地应用,这一年利用物联网技术,海尔开启智慧家庭全场景定制化时代,推动了海尔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家电的联网激活量高速增长,物联网生态收入成倍增长。阿里在2018年3月宣布全面进军物联网,全面推进依托“阿里云”为核心的物联网战略,从智能城市到智能制造,从智慧金融到智慧农业,从智能家庭到智慧物流,阿里物联网战略开始落地各行业;2018年中国移动物联网预计连接的数量增加近3亿个,而截至2017年底时中国移动也仅累计拥有2.29亿个物联网连接。2018年9月腾讯宣布了重大战略调整,积极面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开始全面进入物联网主赛道。2018年百度DuerOS智能设备激活量突破2亿台,且这种高速增长态势会持续到2019年。等等。
伴随一线巨头纷纷入场和5G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会推动物联网更加广泛的应用,为物联网带来诸多创新,让我们进入万物互联的好时代。
2、物流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分析
物流业是应用物联网技术最主要行业,随着物流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了物流互联网发展和智慧物流落地应用。
根据相关资料,2018年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有很多重大进展。根据新华网报道,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6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230座内河导航设施、2960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定位导航。大量物流货运装备利用北斗等物联网技术接入互联网,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物流互联,推动了中国智慧物流的深入发展。
在联网作业的物流机器人方面,2018年是全面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预计科智能感知与联网作业的物流机器人销量增长至少在2万台以上,同比增长50%以上。智能机器人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定位与导航,实现机器人之间、机器人与其他设备等之间的通信,实现智能视觉感知、环境感知,推动了传感器、芯片、通信等技术全面发展。
2018年中国物流领域无人机物联网快速发展,基于无人机联网配送的无人机配送网已经在在陕西、云南、江苏、青海、海南、广东等地尝试常态化配送。由于发展基数较低,预计目前物流领域参与货运、配送的无人机同比增长至少在40%左右,有1万驾左右的无人机参与了货运与配送。
从企业看,2018年2月京东获得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的授牌,成为陕西省无人机航空物流多式联运创新试点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以省域为范围进行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国家级试点企业;3月京东无人配送站开始运营,可以实现全程无人配送中转;6月京鸿大型原生货运无人机在陕西完成总装下线。
2018年3月顺丰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顺丰物流无人机在指定的授权空域内开始商业化运营。
2018年5月中国邮政EMS水陆两栖无人机在湖北荆门试飞成功。5月29日,饿了么宣布获准开辟中国第一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送餐无人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共有17条无人机航线,覆盖面积达到58平方公里,可以为100多家外卖商家提供服务。等等。
2018年物流领域物联网信息感知与采集的技术与产品全面普及。仓储盘点、物流分拣、快递配送与收件等领域手持终端已经广泛应用,在快递领域手持终端设备正出现与手机融合与小型化等方向发展。预计2018年物流领域手持终端产品产销量增长30%以上。
2018年无人驾驶货车开始上路进行测试,“无人配送车”开始在特定区域如校园启动常态化运营,并开始在繁忙的市区继续进行配送测试。目前,已经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贵阳、武汉、西安等全国20多个城市就配送机器人项目的应用开展布局和运营。
全自动化仓储系统是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领域,2018年京东物流继续推进无人仓建设,多个无人仓开始投入运营测试;阿里菜鸟无人仓与柔性自动化仓储系统建设步伐加快。
在传统的制造业物流领域,无人的全自动化物流系统发展最早,由于产品品类简单,产品包装标准,无人化仓储在医药、烟草、快消品、通信等领域市场规模巨大。
在传统的港口领域,2018年智慧无人港也是发展快的领域之一。无人港码头空无一人却忙碌有序,巨大的集装箱被稳稳抓起、平移、放下,无人驾驶车辆来回穿梭运输,这样的场景在国内的青岛、厦门、上海已经成为现实。目前,岸桥、轨道吊、自动引导车、智能控制系统……“无人港”的核心技术中,“中国制造”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将为迎接更大规模的智能时代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在钢铁行业,钢卷库高温、超重,是不适合人员作业的恶劣环境,更需要发展无人仓技术。目前宝钢等企业也已经建成了智慧无人仓钢卷库,实现了真正的巨大的仓库空无一人的自动化作业。
总之,2018年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终端、无人驾驶、无人仓储、无人配送、无人机、无人叉车、无人港口等前沿领域的已经开始了深度探索与初步的应用,领先企业已经与国际一流企业从同一起跑线起步,正在全面推进智慧物流发展。
二、2018年物流行业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变革趋势
1、AI+IOT成为智慧物流发展新趋势
智慧物流由三大系统组成,一是智慧物流思维系统,二是智慧物流传输系统,三是智慧物流的执行系统。智慧物流的执行系统主要是各类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而智慧物流发展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应该是智慧物流思维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物联网是智慧物流传输系统核心技术,2018年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中,物联网技术全面与物流大脑建立连接与相互融合,推动了人工智能AI技术与物联网IOT技术的融合发展,成为了2018年智慧物流的发展亮点,正在重新定义物流。
2018年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成为很多物流行业会议的讨论热点,物流互联网的天网与实体货物的地网融合,在AI+IOT的技术支持下,物流系统中的人、装备、设施与货物、空间、时间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数据流、物流在AIOT驱动下产生了重大变革,形成了经济社会新的智慧型基础支撑,在AIOT技术基础上重构的信息网络+物流网络成为新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数据和AI驱动的物流带来运营的高效率,将彻底解构我们原有的物流产业格局。
从企业层面看,2018年菜鸟物流发布物联网战略,推动AI+IoT融合发展,建立基于全局视角的智能服务体系。菜鸟物流认为:物流服务链条的优化需要做到全流程的可预测,可规划,可调度,可反馈,形成运作闭环才能最大化提升实物流的服务效率,降低运作成本。人工智能技术将针对物流服务的链路长,模式复杂,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建立基于全局视角的离线规划和在线动态调整的智能服务体系。在离线规划环节,要建立基于全局视角的供需匹配服务网络,网络的设计具备抵抗不确定需求的动态调整能力;在线服务环节,利用大数据建模能力,预估每一个在网络中流动包裹的状态和时效,从而能更好把握网络流的状态,从而让每一份决策都能防患于未然。
旷视科技收购艾瑞思机器人(Ares robot)以后,发现物流场景非常有价值,很多AIOT技术马上就可以在物流仓库的应用场景落地。2018年旷视科技全面推进AI+IOT战略,打造IOT操作系统,并在2019年1月正式发布了核心产品“河图(Hetu)”。基于算法的核心基因,加强数字化与操作控制能力,全面升级为AIoT操作系统。据悉,未来5年旷视科技想要连接和赋能的机器人超过10亿个,到底能不能实现,我们需要拭目以待。
2、物联网技术推动物流智慧大脑的计算模式变革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的协同发展,推动全面连接的物流互联网逐步形成。“万物互联”呈指数级增长,产生了物流大数据,推动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催生了物流大脑的逐步成熟与进化。如阿里体系利用物流大脑,可以使网购大数据通过在互联网中集合、运算、分析、优化、运筹,再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分布到整个实体物流系统,实现对现实物流系统智慧管理、计划控制,实现大数据对现代物流体系的赋能。
2018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不仅仅是促进了大数据为智慧物流赋能,同时物流大数据也推动了物流大脑的计算模式变革。在物流数据领域,越来越多物流场景需要实时决策分析;在末端配送领域,需要实时匹配和规划运力;这需求驱动大数据计算越来越向着实时/离线计算融合方向发展。硬件性能的提升和容器化技术会让实时计算的成本更低,更容易在行业进行普及。对物流行业而言,随着IoT设备产生的数据量增长,实时计算会和边缘计算、雾计算结合起来,在IoT等数据密集型监控场景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物流大脑变革与升级。
3、物联网技术推动了新零售与新物流创新
2018年是新零售和新物流发展的重要一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线下实体店与线上网店实时融合,让传统门店成为电子商务网购系统的一个交易终端、一个体验场景、一个交付节点、一个物流的前置店仓。客户可以在实体店实现自助体验、自助取货、自助结算或自助下单后门店配货等功能。
2018年新零售领域无人值守门店、无人货架、无人售货柜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零售的创新,在经过了一轮喧闹的泡沫后将趋于理性,基于实实在在物联网技术创新应用的新零售将进入稳定的发展轨道。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软件定义门店仓储系统,借助各类物联网感知技术,利用线下门店的物理空间,通过软件系统实现对遍布全国的各类门店物理空间进行云仓管理,可以让线下所有门店都加入物流系统的云仓网络,从而盘活全国各个门店的物理空间,实现店与仓的共享。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订货、在线调拨,把物流货物通过前置布仓到客户的最后一公里门店的“店仓”内,通过即时物流系统进行最后一公里的即时配送,让物流配送的实效达到分钟级的精准。
4、物联网技术推动卡车后市场创新发展
货运互联网一直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车联网系统,可以实现运输透明化管理,车、货、人无缝链接,实现货运资源优化整合与最佳配置,提升货物装载率,降低货物返程空载率,实现标准化的定点航班货运管理,实现全面的联网追踪与追溯。在这些方面由于具有巨大想象空间,近几年成为资本追逐热点,也积累了大量的泡沫。同时由于货运领域竞争激烈,运价低迷,利润空间极为狭小,再好的货运物联网整合货运资源,也难以找到盈利的空间。
随着2017年货运物联网泡沫破灭,在2018年很多创新企业开始利用货运物联网链接车、人、物的特点,将商业模式的赢利点纷纷转向后市场服务,利用货运车联网链接的货运车辆池,通过匹配车辆保险、维修、保养、加油、零部件供应的团购服务,赚取后卡车后市场服务利润;通过货运车联网链接的庞大货物资源,利用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创新,开展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等等
物联网技术与货运相结合正在推动着中国货运领域的后市场物流创新与变革。2018年这场创新变革进入全面深化与发展阶段。
三、2019年中国物流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预测
进入2019年,随着互联网+物流、智能制造与电子商务发展,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区块链的应用,在物流领域的采购、仓储、、分拣、配送、运输等环节的传统供应链将重塑为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智慧供应链,从而推动物流的物联网应用快速发展。
我们预计,2019年在制造业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增长率预计在28%左右,高于制造业本身增长;自动的输送分拣系统增长率预计在30%左右;物流搬运机器人的增长率预计在40%以上,均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制造业物流系统将逐步通过物联网全面联网,实现智能化与网络化,与智能工厂衔接配套,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一部分。
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领域,预计配送末端的智能终端自提货柜保持15%左右快速增长,手持智能终端系统将保持15%左右较快增长,大型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将继续向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电商智能拣选系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部分电商物流中心将使用物流机器人。在综合电商大平台的物流信息系统领域,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融合,物流互联网将成为引导电商物流配送,优化全国物流资源,建立智能物流骨干网的神经中枢,云仓储系统将得到较大发展。
在商贸物流领域,随着新零售的快速发展,现代仓储业将转型升级,物联网技术也将得到应用与推广,预计新零售需要的智能物流系统将会快速发展,带托运输和按托盘进行货物的定位与追踪快速增长,利用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按整托盘交货得到较多应用,智能周转箱循环共用系统发展很快,预计2019年商贸物流物联网应用综合增长速度将达到20%以上;
在智能追溯领域,2019年物联网技术产品仍将保持快速发展,RFID、GPS、传感技术、视频技术、条码技术等各项感知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都会获得广泛应用,预计增长速度会达到25%以上;物流技术装备将全面向智能化、可视化方向发展,这一领域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在物流行业物联网技术创新方面,2019年预计将有如下发展趋势:
第一,2019年AI+IOT将进入全面创新发展时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操作系统开始落地应用,并推动全面的创新与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将沿着物联网的网络延伸到物流服务全链路,推动全链路的智能规划、数字路由、智能调度、智能分仓、智能调拨、智能控制等方面技术创新。
第二,2019年预计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将加速融合,并开始落地应用,推动在供应链金融、产地溯源等领域创新。
第三,2019年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还将推动大数据计算模式进一步创新发展,雾计算、边缘计算等计算模式将在物流场景中得到应用,大数据计算会越来越向着实时/离线计算融合方向发展。随着IoT设备产生的数据量增长,实时计算会和边缘计算结合起来,在IoT等数据密集型监控场景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四,物联网在仓储系统将推进智能导航技术升级和机器视觉技术变革。基于机器视觉、网络调度、激光感知、地面二维码等综合应用的机器人导航技术不断融合创新,基于SLAM、VSLAM等底层核心技术及相关算法将推动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系统技术发展。2019年可以预见的是:机器视觉技术在电商物流领域应用会更为广泛,在仓储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方面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五,2019年物联网技术+物流自动化,将推动物流无人仓的柔性自动化发展。柔性自动化系统和作业模式将在应用中不断成熟,形成相关的技术标准,推动仓储自动化系统的大规模复制时代的到来。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