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业物流 > 正文

上海,如何做中国邮轮经济领跑者

发布时间:2018-07-17 10:39:16 文汇报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邮轮产业方兴未艾、风生水起,世界著名邮轮公司云集太平洋西岸,在上海诞生了 “世界第四、亚洲第一”邮轮母港客源市场的奇迹。与此同时,中国10多个沿海城市都充分发挥深水码头的优势,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邮轮码头,而且不少城市都努力发展国际邮轮母港。

众所周知,邮轮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制造、服务、旅游、商业及金融等数十个产业链的发展。邮轮母港对一个城市的经济拉动作用更是综合性的。中国现代国际邮轮起始于本世纪初的上海,在前十余年中上海始终是中国邮轮发展的领跑者。但是,这个领跑者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我国邮轮经济的发展又面临一个新的浪潮,不少沿海地区将这一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当前,四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始发港与到访港的作用要相得益彰。上海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客源丰富,十年中吴淞港出入境旅客数量以及邮轮公司业绩出现井喷式增长。然而,到上海靠泊的邮轮、入境的国际游客与吴淞出境的国内游客数量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以致邮轮母港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这与上海繁华的旅游环境不相匹配。要建设世界一流的邮轮母港,一个重要标志是,要吸引更多的国际邮轮靠泊上海港,使更多的国外游客乘坐邮轮游览、欣赏、喜欢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更为重要的是,要让远方的客人 “把钱留下来”。这方面的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上海应该开发更多旅游文化产品,优化旅行环境,与国外邮轮公司合作开发更多的高端邮轮航线到访上海。

——上海的品牌优势在邮轮产业链上要充分体现。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和上海文化的资源丰富、潜力无限,可是这些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在邮轮产业链上没有体现出来,令人惋惜。从这个意义上讲,邮轮客源市场的亚洲第一并不是邮轮经济发展的亚洲第一。邮轮旅游是集吃、住、行、娱、游、购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产品,而邮轮的制造业更是集科技、资金、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对产业经济的辐射面广。拆除 “围墙”、放开手脚、聚焦发展,上海完全有实力、资源和基础实现这个目标,使邮轮经济与邮轮客源增长同步发展。

——服务于邮轮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健康发展。如果说前十年邮轮风起云涌的发展,是一部开放倒逼改革的历史诗篇,那么后十年开创邮轮新时期,更要推动改革、完善法现、健全机制以加快开放步伐。发展邮轮经济要有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视野、要有改革的而不是保守的思路、要有长远的而不是短暂的眼光。要将政策配套、资源配置通过市场机制整合起来,使我国邮轮经济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机制保障和政策扶持。

——邮轮经济持续发展要依靠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时,我们特别强调,上海航运要素市场的建立比深水港集装箱码头更为重要。这就是说“航运企业成群、航运要素成市、航运产业成链”。其中航运要素集聚是关键,邮轮经济的发展同样如此。上海要建设世界级的邮轮母港,在推动邮轮产业发展、为邮轮企业和游客提供的法律产品、信息服务、保险租赁、中介咨询、培训认证等方面,必须与国际接轨。伦敦是国际航运中心,迈阿密是世界邮轮中心,不仅航运与邮轮企业集聚,更重要的是为航运和邮轮企业服务的要素市场和服务业配套。相比之下,我们差距明显,这正是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母港的最大软肋。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国邮轮经济走过了十余年高速发展后,邮轮市场进入了稳步推进阶段。上海要当好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领跑者,建设国际一流、亚洲第一邮轮母港,更应该是 “敢为天下先”的探索者,对标顶级,快马加鞭,将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