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7 10:01:18 万联网
在中美贸易战的硝烟中,中兴一度陷入供应链的绝境,给业界以深刻的启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学会(ASCOM)携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联合举办、青岛海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国际会议暨战略供应链思想领袖论坛,于7月13日在青岛上合组织会址“冰山之角”召开,国内外产学研共议大规模智能定制、数字供应链、供应链金融前沿,十二小时干货满满。
大规模智能定制:海尔COSMOPlat的实践
在论坛上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周云杰结合海尔的实践,就如何推动供应链发展提出了三个关键词“智慧、平台、品牌”。
“智慧”是基础,要基于ABCD(AI、区块链、云、大数据)技术,创建场景,让用户参与到供应链全流程中去。“品牌”不是指的传统的“品牌”,是生态的品牌。
“平台”:海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我国推动供应链管理创新的生态变革。供应链管理创新体现在聚焦于用户的零距离交互,让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不仅满足用户需求、更要创造用户需求。
2017年交易额3130多亿,定制的量4000多万台,不仅满足用户需求、还创造用户需求,吸引了390多万家企业,3.2亿终端消费者,链接了2100多万台智能终端,为3.5万家企业进行了赋能。
今年2月和6月,海尔COSMOPlat先后得到了IEEE、ISO两大国际标准组织的认可,由海尔来牵头制定大规模定制的国际标准。海尔的大规模定制不是传统的智能工厂的升级、也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是高精度下的高效率。全周期、全流程、全生态是其三大特征,实现了边际效益的递增。海尔的不入库率为69%,不入库率解决的是应收账款和库存问题。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介绍了海尔大规模定制模式的4大颠覆点:
1、研发颠覆:先有用户再有产品,原来是先研发调研然后设计产品,现在是用户参与交互和设计。
2、制造颠覆:每台订单都有用户信息,原来是“顾客-渠道-工厂-物流-顾客”模式,现在是“用户-工厂-用户”模式。
3、营销颠覆:原来用的是产品传感器,现在用的是用户传感器,由选择产品到即时满足用户价值。
4、价值链颠覆:去中间层,创造生态效益,实现边际收益递增。
海尔COSMOPlat平台技术总监曲宗福、采购平台总监李明、蓝鲸科技CEO高保卫、COSMO大规模定制平台项目总监杨婷分别从技术、采购、制造、定制四个角度详细介绍了COSMOPlat的功能和价值。
从技术的角度:COSMOPlat提供了完善的IaaS、PaaS、SaaS云服务体系,实现端云结合、互联网与工业技术的融合。面向现场,有消费设备智能化U+、制造设备智能化M+、边缘计算网关Clinker等实现设备连接、提质增效;面向开发者有开发云,提供一系列可复用中间件,提高开发效率;面向企业,提供一系列模块,为企业客户提供不同功能的app套件等,帮助企业模式转型、流程优化。帮助火电、农业、机械、教育、房车、建陶、家居、服装、化工等更多的行业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从采购的角度:COSMOPlat实现了采购的三大转变:
1、供应商由零件商变成了模块商,供应商参与设计、创造用户最佳体验,通过参与设计实现由分单到抢单的转变,激发供应商的潜力、培养供应商长期竞争优势。
2、让上下游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了共赢对赌的共创共赢关系。
3、由内部评价转变为用户评价,建立完善用户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动态反馈给供应商,敦促供应商主动优化产品。
从制造的角度:海尔互联工厂的核心是高精度下的高效率。高精度是指用户体验最佳,实现用户增值;高效率是端到端的信息融合,实现企业增值。海尔互联工厂联用户、联全要素:联用户,让用户与全流程零距离互联交互,用户和利益攸关方全流程参与、可视;联全要素,让制造全要素(人、机、物、单等)与用户互联,精准响应用户需求。互联工厂的柔性化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是与用户互联的柔性自动化。互联工厂的数字化是围绕COSMO-IM的ERP、PLM、Control、Logistics五大系统集成,实现从设备到车间到企业的人机物互联。互联工厂的智能化强调自控制、自学习、自优化。
从定制的角度:COSMOPlat的大规模定制是一种新的产品定义方式+新的产品交付方式。用户持续参与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全流程透明可视;每台定单都有用户信息,满足用户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体验。已实现与560多万个触点网络、社群实现交互,25位国内外设计师参与设计、拥有20140个创意设计,攻克了23个技术难题,3630人深度参与交互迭代。
从协会政府的角度看供应链创新及试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提出“一方面要做供应链创新,一方面要做创新型(智慧化、数字化)的供应链”。就如何推动数字化的供应链,蔡会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符合时代要求,不仅仅是ABCD的应用,更重要的是生产经营的思维要变,更可靠、更安全、更高效还不够,必须更敏捷、更柔性、更可定制。
2、整合、优化、协同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数字化的供应链要做到的是“融合”,不能只做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一定要做到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大融合。
3、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应用,还要有平台。5G技术出来后,带来的效率、成本的提升是非常可观的,5G技术将推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真正得以实现。
4、供应链要跟消费升级结合起来,今年投资、消费、出口的增长速度回落明显,说明中国经济靠需求发展已经做到极致,所以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手就是供应链。消费升级不是简单满足需求,而是创造需求。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规划处处长查金祥发表了对当前中美贸易战的看法,他认为美国引发的世界性的贸易战本质是各国都在争夺全球供应链的主导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的粗放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现代供应链,培育新动能是必由之路。
供应链对于扩内需、提升全球供应链竞争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去年,我国出台了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增加了“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国家标准统计分类;今年,商务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供应链试点活动,全国多地积极响应;银保监会在指导跨省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中,为我们供应链类的票据贴现开辟了绿色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试点工作,有100多个城市,1400多家企业申报试点。100多个城市中既有东部发达地区城市,也有中西部城市,都意识到了供应链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其中1400家企业中,2017年总营收15万亿,超千亿的企业近40家,40%的企业的营收是超10亿的,近30%的企业的营收增速超过40%,中国大陆入榜世界500强的企业有105家,有53家想申报试点,在技术、产品、模式方面有重大创新的企业有230多家,以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企业有120多家。目前,试点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毕,未来将高标准、高质量推动试点的落实。
国际供应链发展前沿:全攻全守型的供应链
上海银行总行副行长黄涛介绍了上海银行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3A供应链理论的创立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李效良提出了“全攻全守型的供应链”:所谓进攻型供应链指的是注重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价值和收益,所谓防守型供应链指的是注重成本和效率。两种类型的供应链在敏捷(Agility)、适应性(Adaptability)、协调一致性(Alignment)三个维度的策略是不同的。而现代供应链必须能攻能守,攻守兼备,进可攻,退可守。实现全攻全守的供应链则必须做到:
1、将供应链管理定为战略;
2、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的复杂情况;
3、重视可持续发展(如生态品牌、生态共赢);
4、数字化是基础,光有数据还不够,需要智能技术进行分析。
德国英飞凌Infineon公司的供应链创新负责人Hans先生提出,实现供应链竞争力应该注重6点:
1、接受全球化、敏捷化的趋势;
2、清晰地了解你供应链上的产品;
3、让交付流程明确、可视;
4、转变管理机制;
5、在每一日的安排中利用计划的力量实现敏捷度最大化;
6、充分利用数据技术、感知技术等先进技术。
高德纳研究咨询公司Simon先生为大家分享了Garter全球供应链25强企业的实践经验,总结了5条指导性原则:
1、平衡好成本、质量、性能、效率、透明、可靠等为客户提供的价值;
2、加强创新:加强内部创新激励、战略层要定义何为成功、像风险投资一样与跟合作伙伴合作;
3、不要害怕失败;
4、制定周期性的计划去落实和做大规模;
5、认识和运用“保守”和“进攻”这两种不同的模式与策略。
国内外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及实践
上海银行总行副行长黄涛介绍了上海银行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1、从开户、签订合同到放款全线上操作;
2、积极开展第三方合作,合理借助地推人员,扩大服务范围;
3、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与核心企业一起搭建平台,系统和数据仍由核心企业所拥有和控制,满足定制化的需求;
4、运用区块链技术,将业务扩展至三级、四级供应商,从而打通整个产业链;
5、实现线上的批量审批,实时放款;
6、建立完善的报告分析体系,不断提高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
欧洲供应链金融学会创始人Michiel Steeman详细介绍了欧洲供应链金融的实践。
1、其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供应链金融是为了优化整条供应链的现金流,而不是为了优化某一单一主体的现金流。最终目标是为了减少成本、降低风险、增加收入。
2、Michiel认为供应链金融的管理、区块链的应用、企业的风险投资(金融前沿研究)、供应链金融模型的创新、供应链金融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话题。
菜鸟供应链金融总经理赵威介绍了菜鸟供应链金融的实践,其核心在于:
第一,利用电商平台保障收入自偿性;
第二,让资产可控,掌握每个商家的每个商品或服务,如一个小时发了多少货、收入多少货款,还有每个货物的地址、条件、价值等等;
第三,技术领先,用技术和数据来解决和突破问题,而不是用作业来解决和突破。
菜鸟供应链金融是与菜鸟的物流核心业务结合在一起的,是增值业务,不是核心业务,未来时机成熟后,会对供应链金融进行重新定义,未来菜鸟供应链金融可能会定义为整个经销体系的供应链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作为国内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引领者,为大家体系化地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发展历程、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的关系。
其中,宋教授提出供应链金融是着眼于整条供应链的,他指出有些企业做供应链金融的出发点不对,特别强调了制度环境对我国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金融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发展对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金融科技该如何赋能供应链金融,介绍了智慧供应链金融的框架。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