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物流车前景广阔 为市场注入绿色动能
发布时间:2017-11-30 10:05:15 中国水运报
关注中物联
随着电商及网购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快递行业迎来了全面爆发,也拉动了物流市场的高速发展,今年11月份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的快递业已经连续数年保持着超过50%的增长率。
快递业繁荣带来的直接问题是包装污染,而间接带来的还有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因此,继绿色快递之后,绿色物流的概念也随之兴起,新能源物流车成为了城市配送交通工具的首选。
随着政策的明朗,新能源行业逐渐趋于理性,但电动物流车的发展势头却愈发强劲,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动物流车将成为新能源产业链中最具爆发力的环节,新能源物流车也成为了新兴的市场蓝海。
A 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广阔
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能源物流车的增长迅速,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今年9月20日,交通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城市配送车辆技术管理,对于符合标准的新能源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明确指出国家将全面推动城市货运车辆电动化进程。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外,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提出了物流车电动化规划,据了解,目前已经有超过20个省市明确了电动物流车运营规划。
除了政策的扶持和新能源物流车自身的市场潜能,电商网购的快速发展,同样对物流产业起着强劲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我们电商和网购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状态,快递行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数据表明,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快递行业总体业务量从12亿件增至300亿件,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2016年,全球年快递量约700亿件,中国占到约43%。中国快递业已连续6年每年增长超过50%,现已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仅天猫“双十一”当天就创下1682亿元成交量和8.12亿件的物流订单,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双11”全国物流快递业务量达15亿件。
快递行业的繁荣直接拉动了物流市场的高速发展,城市物流的需求缺口日益庞大,叠加城市污染与交通压力、国家补贴和运营成本的相对低廉等原因,让电动汽车成为物流行业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最优选择,普及新能源物流车成为大势所趋。
虽然从客观上讲,新能源物流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并不高,甚至说比较低,毕竟在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产销世界第一的数据之下,纯电动物流车的产销规模仅占10%。但是就在近日发布的第七批新能源车推荐目录中,纯电动乘用车38款,纯电动客车123款,新能源专用车88款,混合动力客车30款,混合动力乘用车3款。此次名单中,新能源专用车占比高达31%,几乎是新能源乘用车的两倍之多。而根据工信部合格证产量统计,作为纯电动专用车的主力军——纯电动物流车,在2017年1-6月份的共生产量为11390台,约占据纯电动专用车的88%。统计显示,今年前9个月,纯电动物流车产量4.5万辆,其增长率接近4倍,比今年同期纯电动客车产量高出1.7万辆。
就目前市场来看,电动物流车发展虽还处在起步期,但其潜力巨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悉,当前整个物流行业存量有超过2000万辆燃油物流车,纯电动物流车当前市场渗透率仅有2%,作为终端配送物流车,纯电动物流车替代传统燃油物流车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有业内人士预计,从市场发展规模和投入的资源比例来看,新能源物流车潜在的市场空间可达300万辆。预计到2020年,产销突破40万辆。未来五年,国内电动物流车产销量的年复合增速有望超50%,增量规模达百万辆。以每辆均价20万元计,对应直接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
B 物流巨头争先加大投入
在现代城市物流发展中,低碳环保、便捷高效、小批量多频次、时效性强的新能源电动物流车正成为众多物流企业的新选择。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物流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城市物流配送的变革升级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包括物流公司、车辆生产企业在内的各大企业早已将发力点转向新能源物流车领域。
2017年以来,车企在纯电动物流车领域的布局从未间断。在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电动物流车有73款,占全部282款推荐车型比例达25.89%。今年1-7月,包括南京金龙、中通客车、陕西通家、新楚风汽车、成都雅骏等在内的新能源物流车企业共签署了超20起业务订单及战略合作,初步统计交易订单总金额已经超过百亿元。相关研究机构表示,预计2017年电动物流车全年销量将由2016年的4.4万辆上升到15万辆,同比增长将高达240%。车企频获订单和加速布局的背后无一不在说明,纯电动物流车行业的发展将呈井喷态势。
随着物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加快,加上补贴、路权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今年以来,纯电动物流车逐渐成为国内物流各快递巨头的发力重心。
2017年5月22日,阿里巴巴旗下的网络菜鸟,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就正式推出新能源智慧物流车(ACE)计划。菜鸟网络宣发拟在未来5年,联合上汽、东风、瑞驰等车企共同投放100万辆新能源智慧物流汽车;10月31日,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配送部负责人王辉宣布,京东物流已与北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及陕汽集团等全国多家大型电动汽车企业共同测试、共同推动、研发,引进近千辆新能源汽车,陆续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沈阳等10座全国大中城市投入使用。他表示,京东物流要组建新能源产业联盟。据悉,2013年,京东物流首次提出将新能源车应用在物流领域,并与全国多家大型汽车企业共同研发新能源车,目前已有30余款不同车型在高端配送、末端配送、城市内转运等物流环节进行测试及投入运营。刘强东更是高调宣布,京东要在未来五年全部更换为电动物流车;11月1日,上海邮政EMS启动了“快递e哥”即时递寄递平台并与比亚迪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交接仪式。据悉,此次“快递e哥”即时递寄递平台的推出,比亚迪与上海邮政速递物流首批交接了300辆比亚迪T3型新能源物流车,助力EMS“快递e哥”应对“双11”的物流旺季;9月8日,南京依维柯和地上铁租车一同向顺丰速运交付一批依维柯纯电动物流车。
除此之外,国美、唯品会等大型电商,顺丰、四通一达等快递巨头也纷纷开始大批量采用纯电动物流车。目前,绿色物流、智慧物流、降本增效等物流产业的变革,都给纯电动物流车带来了诸多机遇。
C 痛点仍存亟待解决
尽管电动物流车规模化应用,但也出现“野蛮生长”迹象,主要体现为市场低质低价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续驶里程不足、电池衰减严重、售后服务不完善、车辆故障率高等问题。
虽然无论是从单位运营成本,还是综合运营成本来看,电动物流车相对于燃油物流车都有显著的优势。但电动物流车行业一直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部分产品品质差、故障率高等问题,为其能否持续运营画上了问号。除续航里程与补贴外,终端用户同样关心载货空间、爬坡能力、制动情况、百公里耗电量等关键性能质量。因此,电动物流车对燃油物流车的替代,需要以优秀的电动物流车作为前提,当前市场上的产品难堪大任。
针对此,今年8月中物联装备委联合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分会起草《城市配送电动物流车辆应用选型规范》正式立项。据了解,年去年底,中物联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起草《城市配送电动物流车辆应用选型规范》,交通运输部也在委托公路科学研究院起草《营运电动货车车辆选型技术要求》,主要从电动货车运营角度出发,旨对纯电动物流车在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续驶里程、充电时间等方面的技术进行要求。
除此之外,“充电难”、“僵尸桩”、相关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也都是纯电动物流车面临的难题,加之补贴政策退坡,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有相关人士表明,“路权”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据行业人士预计,2018年,电动物流车市场产量预计将达到10万辆。可见,生产制造商对电动物流市场非常乐观。实际上,没有道路通行权的支撑,纯电动物流车的发展很难有量的突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委员会秘书长左新宇就曾表示“只有路权开放了,物流企业使用电动物流车才有存在的可能。”
目前,各个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对各类重型车、货车尤其是柴油车进城限制极为严格,但放开、放宽对电动物流车的“路权”限制的城市越来越多。电动物流车在进城、路权、优先上牌和免购置税等等享有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物流配送企业吸引力巨大。然而,据了解,部分地方的电动物流车却并没有享受到与纯电动公交车同等的通行待遇。由于没有出台通行证发放标准及相关管理细则,纯电动物流车成了监管模糊地带,导致很多时候电动物流车与燃油物流车仍被“一视同仁”。没有路权,司机上路就会被扣分、罚款,使用纯电动物流车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很大打击。虽然目前各个新能源推广示范城市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文支持,但离具体落实还有一定差距和难度。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目前还尚处在起步阶段,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和普及还有着一定的距离,电动物流车的未来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随着阿里、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大力推动,以及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出台规划,社会各界也对此报以乐观和支持的态度,相信电动物流车市场将迎来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市场可期。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工信部:截至今年11月,已举办近700场中小企业撮合对接会
- 海关总署: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 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总额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2%
- 福佑卡车启动第三期“叁餐计划”,为公路货运注入善行力量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 铁路首运锂电池,物流迎来新篇章
- 湖北出台18条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 中国航运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 豪华重卡新王者!欧曼银河7驾驶舱再升级 科技智能与舒适安全完美融合
- 跨境运输新征程 | 中国潍坊——俄罗斯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发车仪式圆满落幕
- 十城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