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首次会议在郑州举行
发布时间:2017-10-18 10:02:28 河南日报客户端

10月17日~19日,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郑州举行,中国铁路总公司及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等国家铁路公司代表70余人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欧班列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对推动中欧班列运输协调机制发挥作用,合力打造中欧班列国际物流品牌,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据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在铁路总公司主导下,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等7国铁路部门正式签署了《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就推动铁路通道互联互通、优化运输组织、完善服务保障、提高通关效率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为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共同做好协议落实工作,铁路总公司积极协调各方,组织召开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增进各方共识,积极推动建立长期稳定、沟通畅通、协调有效的中欧班列国际铁路合作机制。本次会议将着重讨论联合工作组工作办法、中欧班列宽轨段“三并二”运输组织方案、联合工作组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下次会议时间和地点,以及新成员加入办法等方面的议题。
据了解,中欧班列(郑州)自2013年7月18日开通以来,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一条重要的物流通道,满载率百分之百。今年9月,班列再次加密增至“八去六回”;9月6日,满载着价值500万美元的灯具、平衡车、平板电脑、燃气烤炉等650吨货物的中欧班列(全国)第5000列班列,从郑州铁路局圃田车站鸣笛驶出。班列的货物集疏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24个国家121个城市,以及国内的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班列运载货物从汽车整车、飞机材料及零部件,到IT产品、医疗器械,乃至高档食品、化妆品等共计1300多种。
该负责人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中欧班列发展6年来,至今已累计开行5000多列。今年以来实现大幅增长,开行数量突破2500列,安排班列运行线57条,国内开行城市达到34个,顺畅连接欧洲12个国家34个城市,货物品类日益丰富,回程班列数量已超去程班列的一半,呈现出良好的国际品牌效应和发展前景。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看得见、叫得响、好于预期的首批落地成果。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