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互联互通 中国—东盟推进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
发布时间:2017-09-27 10:07:21 经济参考报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上,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的200多位政商学界嘉宾,就港口城市如何深化合作展开了讨论,并把双边互联互通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说,“合作网络得到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积极响应,覆盖面越来越广。”
以钦州为核心基地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是加强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重大举措,2013年以来,各方通力合作,携手共建,从机制建立到港口对接、基地建设、服务支撑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张晓钦介绍,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讨论了合作网络《愿景与行动》和《合作办法》两个指导性文件。海上航线不断加密,中国港口至东盟国家港口班轮航线超过150条,其中北部湾已经开通至东盟各国的港口航线达到14条。
港口投资合作持续升温,一批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东盟港口建设运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2014年入股马来西亚的关丹港,2017年初,北部湾港又与文莱的公司合作投资运营文莱港。同时,临港产业合作日益深化,中国已在东盟7个国家建立了28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建立临港友好城市40多对。
文莱财政部副部长刘光明说,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互联互通,港口是重要的贸易推动因素。文莱政府在努力促进经济多元化以吸引外资,北部湾也希望能够寻找更多投资机遇,促进工业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我们的合资企业正在计划投资建设工业园和物流园。
产业是港口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中国已在东盟7个国家建立了境外经贸合作区,比如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中罗勇工业园等等。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生产基地也已经投产。
马来西亚巴生港务局主席江作汉说,为了实现东盟的发展,产业、物流、枢纽、自贸区的发展需加强。
中国与马来西亚港口合作已经如火如荼。“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马来西亚于2015年宣布成立中国—马来西亚港口联盟,包括12个中国港口和9个马来西亚港口。江作汉说,港口合作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注入动力,一旦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双边合作还将进入新的阶段。
随着合作的深入,中国与东盟通关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关检标准协调正从共识走向行动。合作网络建设加快推进,使更多的港口和港口城市、航运物流企业等从中受益,日益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平台。
中国与新加坡大力推进“渝桂新”南向通道建设。新加坡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说,新加坡、广西、重庆三方的企业组建了合资公司,成功运营了重庆至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班列,目前新加坡正与广西共同加快建设新加坡(广西南宁)物流产业园。同时,广西与重庆、贵州、甘肃建立了四省份联席会议制度,并与新加坡签署了两国四方合作协议,新增了强大动力。
缅甸国家港口管理局局长昂山温说,缅甸希望能够建立更多的国际港口的合作,促进缅甸与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为缅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可以更多地促进缅甸航运发展。
会议发起成立了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理事会的倡议。东盟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说,合作网络建设向发展期迈出坚实步伐,开辟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图景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 累计增速连续上行,外贸大盘总体稳固——透视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数据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
- 江西跨境电商发展交流会举办 科捷出海供应链破解行业难题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关于学习借鉴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 多部门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71.6%
- 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
- 生态环境部:对机动车特别是货车排放问题的监管将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