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航区单船平均吨位突破480载重吨 浙江省内河居首
发布时间:2017-07-11 09:45:20 浙江物流网

今年上半年,湖州港航部门以创建国家“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为主抓手,大力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通过老旧船舶淘汰、标准化船舶建造、专业化船舶体系建设等途径,全面推进内河船舶转型升级。截至6月底,本港注册营运船舶单船平均吨位达480.9载重吨,比去年底提高了36.5载重吨,增幅达8.2%,位居全省内河首位。
湖州航区营运船舶单船平均吨位快速提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淘汰老旧运输船舶。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淘汰船龄长、能耗高、效益低的老旧落后产能。从2016年11月初启动新一轮老旧船舶拆解淘汰工作后,今年1-6月共完成拆解淘汰船舶231艘、40591总吨,发放补贴资金2174.19万元;1-6月转出本市船舶10艘、5337载重吨,累计注销船舶193艘、6.2万载重吨。二是发展标准化大吨位船舶。1-6月全市新建船舶13艘、10016载重吨,外港转入本市船舶36艘、17481载重吨,新增的49艘船舶平均吨位达561.2载重吨。三是构建专业化船舶体系。鼓励水运业主经营内河集装箱船、散装水泥船等特种船舶运输,全市集装箱船舶运力达49艘、2334标箱,拥有散装水泥船239艘、多用途船19艘、油货船9艘,全市特种船舶达316艘、17.74万载重吨,特种船舶占全省内河半壁江山。本港注册营运船舶由2016年底的4259艘下降至2017年6月底的4154艘净减105艘,运力规模由2016年底的185.9万载重吨上升至2017年6月底的195.98万载重吨净增10.08万载重吨。随着拖带式驳船和船龄长、吨位小的单船退出水运市场,新建船舶投入营运,且新建船舶平均吨位达到770载重吨,全市营运船舶单船平均吨位快速提升,拥有200吨级以上船舶3605艘、189.78万载重吨,分别占全市总运力的86.8%和96.8%。
下半年,湖州航区将紧紧抓住中央、省财政资金补贴政策延续的大好机遇,克服废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带来的冲击,想方设法持续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快速提升单船平均吨位,预计到年底单船平均吨位将突破490载重吨。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军人邮寄国内普通包裹资费优惠30%
- 交通领域已淘汰更新26万辆营运类柴油货车
- 我国部署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 产地冷链物流政策将出 多产业迎利好
- “全球买、全球卖”,中国新电商为开放合作架起数字桥梁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上海】首个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