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钢企或迎大范围整合 十三五期间产业集中度望提至60%
发布时间:2016-12-22 09:23:40 中国证券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表示,我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高度分散,是造成行业恶性竞争的主要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国前10家钢企的产业集中度,由2010年的49%降至2015年的34%,不升反降。因此,未来力争“十三五”期间,前10家钢企产业集中度由目前的34%提高到60%。
据经济参考报12月22日消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产能达到11.3亿吨左右,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此外,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的79%下降到2015年的70%左右,钢铁产能已由区域性、结构性过剩逐步演变为绝对过剩。
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启“十三五”去产能计划。据统计,今年多省提前完成去产能目标,甚至完成了整个“十三五”时期的任务,已公布成绩的26个省份合计退出炼钢产能7271万吨。
但冶金工业钢铁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指出,不能因为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价格回暖,就动摇了去产能的决心。“淘汰不会影响总体供给,必须毫不留情淘汰落后产能、地条钢。以安阳钢铁为例,其一年钢铁产量150万吨,但仅在河南安钢产品的成交量就高达850万吨,原因则是存在众多地条钢的冒充。”
此外,陈洪冰表示,2016年去产能多指的是无效产能,也就是已长期停产的闲置产能。具体来看,目前压减4500万吨产能中,有73.5%的产能已经处于停产状态,仅有21%的产能仍正常生产,且有不少是今年市场有所缓和才生产的。
陈洪冰介绍,按已落实至具体企业的26个省市来看,14个省市所压减产能均为无效产能。仅河北、江苏、山东、河南无效产能占比低于50%。“因此,2017年压减产能更为重要。”陈洪冰说。
正因为去产能的紧迫性。日前工信部发布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停止建设扩大钢铁产能规模的所有投资项目,结构调整及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
李新创表示,当前有关部门,各地均聚焦于化解过剩产能,但需注意的是,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不能忽视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培育钢铁强企,提高国际竞争力。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7年除了要继续推动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以外,便是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对此,陈洪冰表示,兼并重组是钢企加强资源整合、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优化结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但仍存在竞争短板。数据显示,我国现有500多家钢铁企业中,民营钢企达400多家,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的民营企业只有7家;同时,去年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其合计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只占34.23%,而对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前十家的钢铁企业产量约占全国比重的60%以上。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十四五”交通规划17项主要指标中6项提前完成 11项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 民航局:加快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拓展国际航线网络
- 国家铁路局:目前正在编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
- 国家邮政局: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 商务部:1-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
-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9.8亿吨 同比增长3.0%
- 大载重无人机成功试飞 特色农产品开启“空中走廊”
- 国家邮政局:指导相关快递企业优化收费计重规则
- 数说上半年快递物流业“成绩单” “小包裹”折射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 【江苏】全面启动2025年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