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应链谈航运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2016-12-06 10:36:55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关注中物联
当下很多大型航运企业从单一的航运业务走向多式联运,又增加物流服务功能,因而逐步提出航运怎样从物流再进一步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发展的理念。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认为,从供给侧的视角看航运供给侧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黄有方提及其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提到,在中国的最具创新能力前100家供应链企业中,大部分是国外企业的中国子公司,中国物流成本偏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的模式——诚信和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文章预判,供应链今后发展趋势有以下方面: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创新将颠覆供应链技术创新;扁平化组织将成为供应链创新的主流;企业混合型供应链组织模式已经出现;供应链金融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供应链平台化的服务格局将逐步升级。
黄有方由此表示,围绕最先进的供应链企业,跳出航运看航运企业的发展状况。他指出,航运供给侧的改革主要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从供应链角度看,航运供给侧改革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体现?黄有方认为,这主要体现在航运企业如何运用整合和协调的思维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对当前整个航运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提高航运产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主要目标是为上下游货主提供产品,能够在准确的时间中,按照准确的数量、质量和状态送到准确的地点,使整个过程的消耗或者消耗的总成本是低的。
具体来讲,航运要素的供给与市场要素供给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匹配?黄有方强调,需要考虑船队规模、船舶大小、船舶类型,船用发动机及现代航运服务业、航运人才等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航运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能否适应消费者在整个产业链上的需求?围绕航运产业有关的供应链的要素,如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等能否保障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航运供给侧目前存在一些什么问题?黄有方认为,第一是严重的运力供给过剩。1990—2003年全球船舶运力年平均增长率为2.83%;2003—2013年为6.86%;2014年至目前,船东趋于谨慎,新增订单也有所减少,全球船舶运力年平均增长率减缓至3.35%。第二从可靠性理论来看,一味降低成本,也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这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过于关注成本,肯定需要其他方面的牺牲,这种牺牲很可能是安全方面的牺牲,这一点同样应值得关注。第三,航运企业管理制度的短板依然存在。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中国航运业在管理体制上取得了很多进步,但对标世界一流的物流和供应链企业,中国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再次,航运企业适应市场风险能力还存在欠缺,需进一步加强。黄有方认为,其中有些方面需予以重点关注。一是战略适应能力,战略应根据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二是经营多元化适应能力,包括安全的、科技的适应能力等。三是供应链的金融风险,目前很多航运企业的金融、财务板块提供了很强大的利润保障,但在此过程中,金融风险依然值得高度关注。此外,还有现代航运服务业的滞后,包括保险、仲裁、法律等等。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