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19 09:06:34 现代物流报

8月12日传出信息,该省将继续坚持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并举,坚决打好钢铁煤炭去产能攻坚战;张家口、保定、廊坊3市将研究制定钢铁产能全部退出方案。截至目前,廊坊市已经完成今年第一批压减钢铁产能任务。
这条信息的最大亮点,就是钢产量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河北省,竟然壮士断腕到这种力度,让3个地级市的钢铁产能“全部消失”,这是何等的决心和魄力,值得点赞。
为加快钢铁煤炭去产能进度,今年以来,河北省已先后两次开展化解过剩产能集中行动。同时,针对今年钢铁市场好转、多数企业开始盈利的新情况,下发了严禁违规新增钢铁产能和已封停钢铁设备复产等通知,强化了依法监管和行政问责措施。另外,河北省还组织多轮明察暗访活动,对2013~2015年列入压减计划的21家企业封停的21座高炉、19座转炉逐个进行检查,均未发现复产情况。
我们还应肯定,去产能要与优化产业布局相结合。按照计划,在钢铁领域,河北省将继续加快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力争到2020年形成以河钢、首钢两大集团为龙头,3家地方集团为重点,10家左右特色企业为支撑的“2310”钢铁产业格局,以提高优质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河北省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然而,我们在为河北省的做法点赞的同时,是否也应看到,到年底只有4个多月了,全国下半场钢铁去产能的结局,也让人不无担忧。截至7月底,我国钢铁去产能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7%,时间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
怎样确保各地年底钢铁去产能真正达标?笔者呼吁:
其一,国家主管部门应抓紧出台钢铁去产能的细化对策。尤其对于产业结构单一的省份,奖补资金必须精准到位,搞好职工安置、资产损失和银行坏账处置的细化政策必须出台落地。
其二,大型钢企合并要防止垄断后遗症。强强联合固然可提高钢铁的集中度,但一方面要防止形成垄断;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由于大型钢铁集团管理层级较多可能会导致的管理成本高、工作效率下降,反而影响去产能的进度等问题。
其三,过剩和落后产能坚决不可复产。有的地方在风声紧时临时关闭工厂,风头过后立刻开工,赚一把是一把,使钢铁实际产量出现反弹。监管部门对此应出重拳,依法依规坚决予以淘汰。
如果做不好以上三点,去产能必成空谈。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江西跨境电商发展交流会举办 科捷出海供应链破解行业难题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关于学习借鉴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 多部门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71.6%
- 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
- 生态环境部:对机动车特别是货车排放问题的监管将更加严格
-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 【湖南】今年建设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9万个
- 船舶免费过闸政策正式实施 船民企业共享“水运红利”
- “五一”假期全国快递包裹揽投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 【浙江】宁波金华海陆联动补链强链通途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