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物流装备 > 正文

快递三轮车限速15公里,要将它整成蜗牛吗?

发布时间:2016-04-27 08:53:30 百家

国家邮政局组织起草的《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国标),规定最高车速不大于15公里/小时。
为什么是限速15公里,而不是10公里、20公里或30公里?这个时速是怎么测算的?有什么科学依据?目前看似并没有权威解释。当然,如果《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则无论有没有测算,有没有科学依据,都不重要,一旦将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归为非机动车,就只能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而且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人们对速度的要求,对效率的要求是永远止境的,从马车到汽车到火车到飞机,人们不断地通过媒介来延伸自己的脚,达到更加自由的境地,而就是这样的不懈追求中,社会和文明在不断进步。你不能说高铁还要遵照古人骑马的速度来跑,高铁之所以能跑出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一是确实可跑出这样的速度(其实还可以跑得更快),二是跑出这样的速度是安全的,所以,就不能只跑古人骑马的速度,不能按古人的标准来衡量今人。
同样的,非机动车跑出更高的速度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跑出更高的速度是否安全,只要是在安全条件内行驶,人们就应该可以加快速度,比如德国高速公路的安全性高,就比中国高速公路的限速高出很多。
在在安全条件内行驶的条件下,为什么非机动车的最高时速一定要不得超过15公里?假定一辆非机动车在渺无人烟的地方行驶,人们又要赶急,它为什么只开15公里而不可以更高更快?在安全许可之内人为地限定低速度,也是一种懒政,更深一点说,这是违反人性的规定,既不合情合理,也很难真正落实到位。
回到《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包括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在内的非机动车时速的规定,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当时受制于非机动力性能质量,道路交通状况,短途人货运载需求,规定15公里/小时是合理的,那么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过去对交通管理主要靠人工,现在辅助了大量的技术如摄像拍照,过去的路状也不如现在优良,人们对交通规则的遵守也不如现在自觉等等,这些都为非机动车提高时速创造了条件,法律规定也要“因时而变”,不能几十年一陈不变,用着落后的规矩应对新的变局,种种矛盾自然而生,而这些矛盾可能并不是人们不愿意去遵守规则,而是遵守规则之后,很多事情没办法去做了,老规矩硬生生地制约甚至扼杀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所以,现在是否需要重新打量原来的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国标近20年不变,一个法律条款是不是该“包管百年”?我想这是需要从安全行驶条件,以及中国交通、路权、物流现状进行综合的、科学的论证。
比如说,10多年来中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交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马路越修越好,越修越多,机动车也越来越多,非机动车被压缩得越来越少,有的城市已经极少有非机动车道,在路权的公平分配上,非机动车一直处于弱势和不利境地,这个不利的处境也包括一直不修改、不提高非机动车的时速,而三轮车企业和车主的诉求难以得到回应,还常常遭到指责,漫骂,只因为开三轮车的人往往是无权无势的弱者。
而因为管理部门懒政的原因,更愿意干脆一刀切,时速、载重、自重、装备统统定死,也不考虑那么多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实际的操作性问题。比如前文提到,一辆非机动车在渺无人烟的地方行驶,和在繁华闹市区行驶,车速肯定可以不一样。技术上限定15公里,只能说是针对繁华闹市区,这样的限定有没有考虑农村山地、城乡结合的情况?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将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会高频使用快递专用三轮车,限定15公里时速去跑农村是多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
在安全条件下可以更快的速度,却因为制度的原因强制减速,其实是时间浪费,快递公司的时间、快递小哥的时间,消费者的时间,以及因为快递环节减慢带来的上下游产业的效率降低,总体算起来,对全社会的浪费将是十分惊人的,而浪费的时间就是社会的成本,这个又有谁认真去计算一下?
目前快递车的时速约为30公里,如果强制推行15公里/小时,且不说绝大部分快递车要报废,造的财产“类损失”谁来负担?单是造成的时间成本就会让不少快递公司难以承受之重,因为目前快递行业因为激烈的竞争,平均利润率只有3%-5%,如果限速,一些快递企业难以维持运营,如果要维持运营,就只有涨价,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限速表面上是针对快递专用车,实际上在电商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时候,它对每个人都产生作用,我们不应该假设一种置身事外、冷眼看热闹的姿态来谈论此事。
横向的比较国外情况,也可以有理由怀疑限速15公里的科学性,比如在日本,电动车的限速是24公里,超过这一速度电动车自动失去动力,欧盟的标准是25公里,标准更为宽松的美国、加拿大,电动车限速则为32公里。为什么别人可以更高,而我们必须更低?我们可不可以学飞模仿国外经验,中国很多东西可以山寨别人,这个难道就不可以,如果不可以,是不是跟我们的管理没有跟上有极大的关系,管理没有跟上就要提高管理水平,不能长期用技术参数来强行“配合”低水平、低效率的管理,如果是这样,还需要管理干什么呢?
快递行业的最后一公里确实需要规范,但规范的前提是利益各方都有充分的参与权、表达权,尽可能地进行科学论证,尽可能接地气,尽可能降低全社会的成本,绝对不能让某些人物拍脑袋搞决策,或是被利益绑架走偏锋。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