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24 09:25:38 浙江物流网
新常态之下的中国经济,消费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成为时下最热点,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务部已经迈步。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列出今年改革的清单,直指降低外贸成本、提高外贸运营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不可否认的是,流通成本过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积极探索降低成本已成当务之急。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成为政府和市场亟须解决的难题,降低流通成本任重而道远。
流通成本高在哪
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各运输环节各自为战,以及行业整体的效益过低等都是造成流通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
尽管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我国消费成本,特别是流通成本依然很高。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我国消费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前几年是20%,现在是15%到16%之间,而发达国家仅为8%。在这方面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着重加强城市之间共同配送、农产品运输、冷链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高虎城还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改善消费流通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购已经成为大趋势,线上线下的融合已经成为错位发展、推动消费的有效渠道。商务部很快就要推出“互联网+流通”行动实施的指导意见,着重在消费方式上提供更多的便利,使它更规范。
事实上,我国流通环节的高成本已不是新鲜事儿。近年来国内互联网上逐渐走热的国外代购就是对国内流通环节高成本的一种变相解释。让普通民众难以理解的是,同样一件来自中国生产的商品,在国内的售价却远高于欧美市场。
有调查显示,我国商品的直接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不到10%,销售、采购引起的费用占总成本的20%左右,而物流成本、中间商成本占总成本的40%以上。在我国商品的总成本中,90%来自于流通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物流成本过高的因素,除了公路收费,还有物流配送的能力与效率,整个物流行业的内部成本控制等。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产业布局不尽合理,能源资源生产地与消费地逆向分布,致使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长距离、大规模运输,导致货物周转量偏高;二是各运输环节各自为战,缺乏协调和配合;三是发展方式落后,行业整体的效益过低,需要在方式上进行创新和提质。
与我国不同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是大批发商在从事物流事业,且商流与物流单独运营,即交易和物流不同时发生。即便一批商品经过几个批发商之手,但物流只发生在最后交易后,一次物流就从产地到了销售端(或消费者手中)。
因此,政府要有意扶持和鼓励大物流企业,尽量减少商品从产地到销售端装卸的次数。比如零售企业中,外资零售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就实现了部分商品从厂家与销售端的对接,减少了中间加价环节,价格自然比一般商店和超市要低。国美电器、苏宁云商也实现了销售端与厂家的对接,实现了家电产品的大规模、有组织的流通,减少了物流环节。
有专家表示,在引导消费增长方面,供给端改革思路的确立,将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在需求端的消费刺激政策,而是将更加注重新消费模式的供给以及消费环境的改善。下一步,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安全消费等将成为重点培育方向,而包括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促进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在内的内贸流通领域改革将加速推进,成为消费新政的主要着力点。
降成本势在必行
当前,要把我国的消费潜力都发挥出来,最主要的就是必须尽快消除消费成本过高的问题。
承认流通成本过高,有助于形成更广泛的共识,对落实共同行动创造条件,不失为一种巨大进步。
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都是以外贸、投资和消费的顺序来排位。近年来,我国消费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现了逐步提高的态势。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而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提升到66.4%,创近15年新高。可见消费已经成为“三驾马车”中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劲动力之一。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及消费贡献率仍有较大的差距。不仅如此,我国的消费贡献率还由于投资率的波动而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这表明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并不稳定。
当前,要把我国的消费潜力都发挥出来,最主要的就是必须尽快消除消费成本过高的问题。消费成本包括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商品、服务过程中的一切支出。这其中,流通成本与消费税是制约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
在流通成本方面,据统计,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保持在18%左右,这一比例比发达国家高1倍,也比全球平均水平高约6.5个百分点。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流通成本涉及仓储、运输、物流、加工等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都涉及人工、资金等成本问题,比如融资成本的高低,贷款获取的难易,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涨跌等。这些问题累积在一起,就形成了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
在消费税方面,由于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属于间接税,这就使得对商品各个环节所征收的消费税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而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近些年来出现的国内消费不足、国外消费猛增现象,就与国内消费税过高有很大关系。以化妆品为例,其进口关税税率为10%,消费税税率却高达30%,再加上17%的增值税,三者相加高达57%。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降低商户经营成本,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从总体上较大幅度降低收费水平。
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表示,此次刷卡手续费政策调整,主要降低了商户经营成本,不涉及向持卡消费者收费。实施后,餐饮等行业商户贷记卡、借记卡交易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费率合计可分别降低53%-63%,百货等行业商户可降低23%-39%。经初步测算,各类商户每年合计可减少刷卡手续费支出约74亿元,有利于改善商户经营环境,拉动消费,促进商贸流通和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种种迹象表明,降成本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一方面,流通领域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纽带,因此要创新流通方式,打破地方利益的分割,畅通流通渠道,努力降低流通成本;另一方面,加快税制改革的步伐,扩大“营改增”实行范围,统筹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减轻高消费税对消费者的压力。业内人士认为,只有消费成本切实降下来,消费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功效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进一步引领新消费
从商务部等相关部门获悉,下一步,将重点培育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安全消费等。
进一步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发表演讲时表示,要多措并举地降成本,特别是企业的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发改委正在制定具体的方案。还要全力以赴的补短板,通过适度扩大投资,来补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短板。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构建发展新体制。
另从商务部等相关部门获悉,下一步,将重点培育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安全消费等。其中,包括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促进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在内的内贸流通领域改革加速推进,将成为引导消费的主要着力点。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此前曾表示,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依然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具体包括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促进流通集约化发展等。
各地也在酝酿储备引导新消费发展的相关举措。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维民表示,四川省今年将促消费列为经济工作首位,在扩大消费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方面,主要举措包括不断调整流通的组织形态和经营业态;做大做强一批流通骨干企业;完善城乡流通体系;鼓励电子商务方式促进零售创新,培育有本土特色的电商平台等。上海则正在论证打造世界级消费城市。
目前,包括上海、南京等地在内的试点城市的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已经基本成型,内贸流通改革已经在紧锣密鼓展开。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