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物流 > 正文

生鲜农产品物流向企业主导供应链演进

发布时间:2016-01-26 09:55:41 经济参考报

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与民生直接相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食品安全、流通损耗、价格震荡等,都引起了市场和舆论的密切关注。人们普遍认可这一产业仍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多种模式并存、受互联网等新兴经济的影响、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的市场环境下,行业发展道路和未来的主导模式并不明朗。
  事实上,这一产业的发展特征,根植于中国农业的宏观背景。一方面,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分散,也决定了流通行业经营实体的规模边际——分散的供给使得流通环节无法充分享受规模经济,从而奠定了市场力量分散的行业格局。另一方面,以促进市场竞争、保护个体经营为导向的政策进一步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加强了成本导向的市场特征。在以上因素界定的市场条件下,生鲜农产品流通行业难以自发地向高效、高端、资本密集的方向演进。
  伴随着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上述内在特征正在悄然改变。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使上游生产有序整合;城镇吸纳就业能力的增强,使流通环节的成本结构逐渐改变。生鲜农产品流通的行业格局也将随之变动:资本主导下由更大规模企业主导供应链的模式将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而众多经营者参与的平台模式将逐步被分流、淘汰。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变革是城镇化与农业生产变革的结果,在这一持续的进程中,行业的最优发展模式很难稳定不变。市场参与者也应关注核心要素的变化,随之动态调整。
  尽管在变化中很难一概而论地定义产业发展所处的状态。但对比谱系两端以平台为主导(如批发市场)和以企业为主导(如超市)的供应链系统并进行简单的二元划分,我们仍能据此捕捉产业的演进方向,并有所针对、有所前瞻地进行引导和调整。
  较为显而易见的是欧美国家企业主导模式的优势:行业上下游整合度高,市场波动小;专业化程度高,流通损耗小;体系完备,权责明晰,安全质量有保障。以此为参照,当资本逐步介入农产品流通行业,未来将出现更多的产业链整合,优化中间环节,降成本于效率;投入更多的专业设备、专业人才,取利润于技术;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和服务水平,增价值于品质。
  而较常见的平台主导模式的优势却往往被忽视:批发市场作为系统核心,具备平台经济的优势。相较于欧美国家农产品供应链较为明显的区块化特征(以地域、品牌等方式被分割为众多割裂的市场,市场间缺乏足够的联系),我国的生鲜农产品流通系统能承担更大范围内横向调配物资的功能,开辟更大规模的市场,消费者拥有更为丰富的选择。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生产端变革,最适模式正向着企业主导供应链的方向演进,变化的基础是相对成本的改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因而变化起于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端市场,最终将与平台主导模式下传统的经营模式达成新的市场均衡。新成长的流通模式不应照搬欧美套路,在平台型市场有较好基础的条件下,这一传统行业有更大的可能与其他技术、产业相结合,创新商业模式,扩大市场,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
  传统的平台主导模式仍有其难以替代的作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不应放弃多年市场建设所积累的优势。拥有广泛参与的农批市场平台对于调整农产品供需和劳动力市场拥有极大的弹性,应进一步规范其运作,建设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调节能力,加强其基础保障功能。同时,平台主导模式更大的作用范围,使其可能演变出更多的增值服务和发展潜能。
  基于国情和产业发展路径,在两种模式的动态调整中不能有所偏废。虽然总体上二者将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但由于实际上的混杂、共生状态,整个演替过程并非零和博弈。企业主导模式带来资本的深度参与,将带来更多的体系、设施建设,其外部性将反哺、支持平台下传统经营者的转型,从而整个变化过程将有可能以福利经济学里的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方式推进。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