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06 09:13:36 水泥商情网
2015年我国水泥行业出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局面,行业延续2014年下行走势,全国水泥的需求总量较去年减少约1.3亿吨,水泥产能过剩加剧导致的市场恶性竞争,水泥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区域市场竞争强度加剧,出现了大量的停产和半停产的“僵尸企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为此记者近日奔赴了云南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云南就是反映当前我国水泥行业的一个区域缩影,90%以上的水泥企业严重亏损,且亏损面还在不断扩大,大量水泥生产厂家已经走到了破产倒闭、遣散员工的生死关口,危机已全面爆发。
一、云南水泥行业巨亏,形势异常严峻
2015年1-8月云南省工业能耗4056万吨标煤,下降9.2%;工业用电量611亿度,下降9.2%;实物煤耗4926万吨,下降11.9%;社会用电量927亿度,下降3.64%;商砼1395万立方米,下降9%;水泥6008万吨,下降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用电量、工业能耗等方面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充分说明了云南整体实体经济的低迷。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1-11月份云南水泥产量8308万吨,同比微增1.2%;1-11月份累计利润亏损4.9亿元,亏损总额14亿元,同比扩大96%(如考虑未纳入统计的停产和半停产企业,亏损数额可能更大),云南省水泥企业已一片哀鸿遍野。
究其原因,严重的产能过剩且无序增长是真正“元凶”!
二、云南产能无序野蛮生长,危机已全面爆发
据云南水泥协会提供的数据,2014年云南省新增了13条生产线,增加产能1479万吨,总水泥产能为1.29亿吨,2015年云南省又已投产了400万吨产能。据了解,目前仍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产能将释放。在需求下降,产能增长的双重因素下,云南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持续恶化,行业已经濒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产能过剩最具代表的省份。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问题是:
1、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小。由于各方面原因,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远低于预期,目前仍有1000多万吨左右的立窑和产能不足2000吨规模的约2000万吨落后产能还在生产运行,这些落后小企业相对生产灵活,在质量控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更易“钻”政策的空子,而这些产能原本在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之中,该淘汰却没淘汰,造成了云南当前水泥市场的极度混乱。
2、产能无序野蛮生长。部分水泥企业无视国家审批政策与产能过剩现状,还有建设大型生产线的冲动,他们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试图“边建设边报批”。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还在以各种理由核准新上水泥项目,过剩产能还在无序野蛮生长。根据云南水泥协会提供的数字,2016年云南在拟建生产线还有27条,年熟料产能2400万吨。
3、无证无照仍肆意运行。在全省水泥企业中,至少有20多家的企业未取得相关合规许可,肆意破坏资源,无证开采矿山,严重浪费社会资源;这些高能耗、高污染、无证运行的企业至今仍将标以“试制品”的水泥源源不断地输入市场,给建筑安全及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
4、环境破坏及资产闲置浪费。因为利润亏损,企业陷入困境无力投入,导致一些水泥厂不顾国家环保要求至今未实行脱销,违规排放、矿山植被破坏等现象屡禁不止。同时,部分刚投入数亿元的生产线被迫停产,造成银行坏账,国家资产损失,大部分企业整体50%的产能闲置浪费,一些企业无力承担员工工资,出现裁员遣散员工等情况,少数企业劳资矛盾激化甚至引发围厂等社会稳定问题。
5、对水泥需求总量认识不清。云南隶属西部省份,由于西部发展滞后,历史欠账颇多,近几年随着西部地区建设的提速推进,投资增长迅速,一度出现过水泥供应不足的局面,但也同时导致水泥投资加速,产能快速增长,2014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处于“转型期”,投资有明显放缓趋势,且这种趋势是无区域差别化的,因此,全国需求总量基本到顶,云南也是如此,不能寄托过去的增长幅度,我们应理性看待市场变化,不能寄望过去的那种投资增长速度。
三、云南水泥行业健康发展建言
云南水泥的乱象与生存困境已严重影响云南建材行业的良性发展及环保事业目标的实现与转型,如果不寻求改变,甚至会对云南的整体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把脉云南水泥行业的“病症”,为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记者从各方面调研了解,云南省水泥协会及相关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云南水泥行业去产能,实行供给侧改革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列为2016年首要工作任务,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和产业重大结构性矛盾之一,而力推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国家行动”。作为产能严重过剩的云南水泥行业,去产能化是当前及今后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招。如何去产能?业内人士建议采取分步走的稳妥策略:
1、去库存:鉴于当前过剩的产能与库存高居不下的严峻形势,制定并建立行业排放总量控制的标准和原则,实施行业限产停窑及错峰生产等强制性规定,有效减少无效供给,降低库存,减少排放及能源消耗,为社会及环保事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2、禁新增:根据国务院国发[2013]41号《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一律停批新建及技改新项目;清理取消已批未建项目;分类妥善处理在建违规项目,全面清理整顿已建成的违规产能,加强规范和准入管理;
3、去产能:对证照不齐、排放及能耗不达标、规模在1000吨左右的在产落后水泥生产线制定退出时间表,严格执法,下决心关停并转;
4、推并购:由政府引导,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云南省内大企业积极有效开展兼并重组,有序解决部分合法合规企业退出市场,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
(二)、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与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节能减排及去产能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难度很大,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但地方政府落实政策方面因种种原因不尽如意。如何落实国家及地方的法规,确保水泥行业真正走向良性发展之路,除了政府主管部门要真抓实干外,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他们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调动行业组织积极性;
要充分发挥水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自律、协调、服务、监管、落实政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议可将政府部分职能权限转移到行业协会组织,树立行业组织的权威与领导,简政放权,让协会等组织成为水泥行业日常监管与自律的主体,真正做好政府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
2、联合执法,确保相关政策法规有效落地;
以前地方各级政府的规定与政策执行不力,除了各种原因外,还有个重要因素是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度不够,导致效果大打折扣。作为企业自发成立的行业协会是最熟悉了解水泥企业的,政府的相关政策的执行往往需要协会组织的积极配合与全面参与,甚至需要联合执法,只有这样才能更为精准更为有效地落实各项政策法规,确保水泥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3、营造公平公正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云南省建材行业发展提速助力。
当前云南水泥市场恶性竞争越演越烈,导致整个行业的亏损及产品质量问题堪忧,营造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市场环境,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共同建设与维护。
2016年中央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水泥行业而言,将主要体现在“停新增,去产能,提效益”,行业发展重点将立足于产能结构优化,劣势企业将逐步退出,而如何从中央落实到地方,将面临诸多问题和考验,我们希望云南省主管部门确实从维系行业健康角度,下力度化解和解决好这一矛盾。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工信部:截至今年11月,已举办近700场中小企业撮合对接会
- 海关总署: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 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总额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2%
- 福佑卡车启动第三期“叁餐计划”,为公路货运注入善行力量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 铁路首运锂电池,物流迎来新篇章
- 湖北出台18条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 中国航运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 豪华重卡新王者!欧曼银河7驾驶舱再升级 科技智能与舒适安全完美融合
- 跨境运输新征程 | 中国潍坊——俄罗斯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发车仪式圆满落幕
- 十城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