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15 10:42:48 第一物流网
我国电商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崛起,快递网络的迅速成长支持了电商贸易的落地,自诞生起就休戚相关的电商与快递,总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
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9.6亿件,同比增长51.9%;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045.4亿元,同比增长41.9%。
在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的同时,许多上规模的电商开始进军快递业。2007年7月,京东建成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物流体系;2007年5月,当当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新物流中心在北京投入运营;2010年2月1号店北京仓储中心投入使用,4月广州仓储中心投入使用,2011年7月 在武汉、成都两地分别开设仓储物流中心;2011年8月唯品会华东、西南、华北物流中心成立;2015年4月,苏宁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平台项目正式发布上线。此外,国美在线拥有覆盖全国的自有物流配送体系;亚马逊中国拥有自己的配送队伍和客服中心。
一、进军起因
1、影响满意度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国家邮政局2013年共受理快递业务有效申诉19.6万件;2014年共受理快递业务有效申诉23.5万件。
邮政服务有效申诉问题2014年与2013年比较表
快递行业的投诉一直都是社会舆论的焦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对于电商的满意度;并且,由于满意度降低带来的货物丢失、损坏、退货等情况,影响了商品的销售量,减少了回客率,从而无形中增加了日益升高的营销成本。
2、限制业务量 每到“双11”、“双12”,快递爆仓总会使一片热闹的电商业“望市兴叹”,而“断手党”的兴致也打了几分折扣。更不用说春节期间,由于快递企业的歇业和半歇业状态,电商业也只能配合着草草休假。作为电商的动脉,快递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商的业务量。
此外,从小件包裹配送发展起来的快递业,客观上难以满足包括3C、家电类产品等货物的物流需要。加之,这些产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成本高,且一旦货损,损失更大。对于此类企业,只要电商贸易量达到一定阀值,自建物流将使企业在业务量和成本控制上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3、整合供应链 现阶段,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上,于是,是合纵还是连横,抑或协同都会成为企业竞争的战略选择。在当今买方市场的整体格局下,市场需求、成本控制,以及由此而来的客单量、毛利率的多少,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作为供应链上关键的两个环节,电商和快递间的相互侵蚀,也是为了完善核心业务,整合关键服务要素,提高供应链竞争力。
随着电商业务不断高端化,商品类型不断多样化,客户体验更加个性化,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体系。更何况,在提升电商服务满意度的基础上,自建物流体系表现出的盈利能力日益凸显。电商进军快递业,不仅提升了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而且也使自身业务更加专业化、高端化成为可能。
二、现实问题
1、成本 电商的物流体系是个系统工程,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都有不菲的支出。自建物流前期投入巨大,包括自建仓库的场地、建设、配套设施(通风、货架、分拣、传送等设施)费用,运输、搬运设备的购买,信息系统的采购等固定资产投资费用高昂。根据京东招股说明书显示,截止2013年底,京东账面固定资产为35.3亿。其中,土地使用权5.98亿元,设备软件10.2亿,在建工程12.4亿。
物流体系的管理是一个精细化工作,人员管理、运输线路、配送方式等细节的管理不当,都会导致运营成本激增。
2、运营 物流体系的运作需要足够的货单量才能保证规模效应。中小型电商的货单量不足以维持物流体系效率,国内如苏宁、京东、国美规模的电商建设自有物流才有价值。同时,如天猫、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绝非一家物流企业可以保障运输能力。因此,更适合社会化物流。
然而,随着自建物流体系的运作,电商平台要保障源源不断的交易量,才能使物流体系正常运作。一旦平台交易量下滑,所带来的物流系统闲置或者低效率运作,将可能给企业带来亏损。
长期看来,自建物流体系都面临着向第三方转型的内在需求。鉴于同行间的竞争关系,其他电商对将货单外包给同行企业所属第三方物流会比较被动。从而,在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困境。
3、人员 电商物流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全国布局的快递公司,员工数量都在10万以上。即使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分拨中心和运输线路上的技术替代率,但是末端配送环节的人员需求量也会很大。加之,这个环节人员流动性高,那么,一线从业人员的管理、培训,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选用,以及涉及人力资源的流程管理都会有很大压力。
三、运营模式
1、横向阿里平台 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天猫、京东市场地位稳固,其他企业积极跟进。B2C市场中,天猫市场份额占比为58.6%,京东占比超过20%,其余B2C企业中唯品会、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的同比增速均高于B2C市场整体增速。
天猫和淘宝实际上是一个汇集电商的交易平台,其业界的市场份额毋庸置疑,海量货单也需要联合多家力量进行配送,自建实体物流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于是,阿里巴巴集团于2013年5月28日启动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项目,成为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搭建社会化物流平台。平台以大数据网、战略仓库和终端代收点为支撑,为采购、销售、物流、生产等供应链上各方提供支持和服务,横向布局电商生态体系。
2、纵向京东模式 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从自主销售为主B2C市场来看,京东占比为56.3%,唯品会占比近10%,苏宁易购占比近7%,其他项中,小米手机官网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整体上,各家企业对市场布局态势积极,整个市场活跃度高涨。
京东自建物流已经日益受到业界认可,其后也不乏跟风自建的后来者。京东物流与其他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在业务模式上没有本质差别,只是更专注自身的专业化,提高了配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强了供应链竞争优势。京东构建了纵向的战略物流体系,随着业务的发展,必然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电商交易量发展迅速,自建物流难以承载,就需要第三方物流补充服务,呈现出两种模式体内运营,并且实力相当的格局;二是电商交易量不足以支持物流体系运营,那么自建物流就需要向第三方物流过度。
3、苏宁O+O 苏宁创办于1990年,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4年通过国家邮政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核,拥有线下1696家连锁门店和线上苏宁易购,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从线下实体交易成长起来的苏宁,在发展过程中就在不断建设和完善自身物流体系,恰逢电商、快递发展的契机,对线下门店和物流体系进行互联网式转型、升级。因此,在一、二线城市的布局上,苏宁具有先天优势。随着三、四线城市门店的继续渗透,苏宁物流也逐步深入。
苏宁对云计算、大数据、O2O、开放平台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苏宁物流成为服务于O2O体验式购物的生活物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电商,实体脱胎的苏宁物流对门店、超市、社区等本地生活服务将更具有针对性。
四、评价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电商和快递的对立统一是行业发展的诉求,也是一方倒逼另一方进步的过程。
1、反观自省 自电商进军快递行业伊始,快递业巨头就颇有意见。事实上,电商自建物流的直接原因当然是快递业无法满足发展要求,而自建物流带来的综合效应也证明了决策的阶段性成功。快递企业应认真思考自身的不足,分析电商发展的切肤之痛,跳出价格战的同质化怪圈,走差异化、专业化的道路,在细分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随着电商经营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奢侈品、科技产品、生物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陆续在线上交易中成长,更多的细分市场和专业需求将对快递企业敞开,能不能接下订单,就要看快递企业的眼光和魄力了。
2、术业专攻 诺大的市场,没有人能一家独大。长期来看,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产业链的社会化运作是大势所趋。所谓术业有专攻,电商与快递的核心业务不言而喻,但发展轨迹还需要市场来决定。
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需要庞大的、源源不断的货源,一家业务总是不足以支撑,那么就需要到市场上找货源。电商的核心业务是致力于拓展广阔的消费市场,还是优化物流体系,将会成为一种内部博弈。因此,电商有所侧重的开拓新业务,在核心领域深耕细作,才能博得自身在电子商务社会化体系中的位置。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