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信息 > 正文

主动拥抱“互联网+”才能抢得先机

发布时间:2015-06-26 11:40:03 天津网

在年轻的淘宝运营商那里,很多人会发现,传统行业的经营理念已经行不通了。在互联网上风生水起的企业,从不“讨论成本”,没有“工厂概念”,也常常“凭感觉”下决策,他们将这称之为“试错”。
  面对如此“不讲理”的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不屑一顾,到现在突然间有点手忙脚乱。因为被动地等待“互联网+”,将迅速面临困境。
  在经济学上,“互联网+”的很多模式和创新,其实是巧妙地将一些经济学理论发挥到了极致。网络的特性在于规模、速度以及便捷。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引发大众创新的互联网热,大多发生在吃穿住行等生活领域,在更加专业的冷链、机械、金融等领域,“互联网+”需要用更好的方式与行业融合,发挥工具的“杠杆效应”。
  大连港“互联网+冷链”的构想也是如此。中国目前的冷链物流发展仍然滞后,在国家公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到2015年在蔬菜与水果上实现20%的冷链流通率。这意味着,一方面,由于冷链流通率低,全国每年食品损失不小;另一方面,发展冷链物流有巨大的空间。
  造成损失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冷链设施的滞后,一方面来自冷链信息不畅。从产地到餐桌,冷链物流的环节众多。冷链既然称之为“链”,是因为生鲜制品,要在仓储、加工等各种类型的企业间流转,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增加物流成本。
  对于冷链物流业来说,拥抱互联网是必然的。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都需要对信息进行高效的组织,让这个链条上的每一台机器、车辆都能科学运转。尤其是冷链物流投入较高,资产较重,大量的社会资源在冷链上运转,亟需互联网思维解决行业“痛点”。
  从物流前端看,大连港集团已经建起了国内最先进的冷库群,在物流供应链系统的金融及增值服务领域,有着较多的操作经验和较为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能不能将各种资源整合,借助互联网的催化,让冷链无缝衔接、透明高效,值得期待。事实上,冷链物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发展升级,会让消费更有质量,更加便捷。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