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11 14:12:39
近年来,冷链产品如果蔬、肉类、水产品、鲜奶等消费日益增大,推动生鲜电商迅猛发展,随之冷链物流的需求激增。而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将近10亿吨,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实现冷链运输,每年在冷链运输中的总损失高达750亿元。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80%-90%的食品冷链运输率相比,我国只有10%左右;
• 国内果蔬冷链损耗率高达25%,而发达国家仅在5%左右;
• 冷链布局过于分散且严重不均衡,中小城市冷库在建设上仍存在很大缺口;
• 市场缺乏统一标准,乱象亟待规范;
• 没有充分利用有效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
• 冷链物流设备及信息化水平不能满足行业、消费者要求。
如何把握冷链发展机遇,解决冷链流通存在的问题?5月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15亚洲生鲜配送展”的主题论坛——“第二届浦江发展论坛暨冷链运输与食品安全论坛”上, 200位来自于冷链物流、食品、餐饮、快消品、冷链装备与技术、冷链投资方、冷链研究机构等企业参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索冷链的发展趋势与驱动力。
会上,锐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SinoServices(以下简称“锐特”)咨询顾问李培杰先从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冷链信息化的冲击与成功应用案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理论阐述和经验分享。
李培杰先生分享道,我国冷链流通率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仍有极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腐损率高,缺乏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全程追溯和控制难度高,在质量、标准和信息层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断链,因此急需搭建强大的冷链物流管理平台以促进冷链管理升级,实现企业内外部有效管控,全面提升运营和管理能力。国内一些冷链服务的知名企业一直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来支持服务不断稳步提升,他们在SOP优化、多渠道分布式订单管理、全程高效管控、精细化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优化、移动应用、上下游协同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然而基于我国冷链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很多企业在寻求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解决相应问题的时候,却遭遇经验、人力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从而难以实现期望的目标。
为此,李培杰先生结合锐特自身的产品和典型案例分享了最佳冷链信息化之道,通过应用“锐特一体化冷链管理软件”,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实施周期,快速导入先进的技术应用和成熟的管理模式,缓解企业成本与赢利的压力,打造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技术驱动创新、技术创造效益的方案。针对冷链物流管理的五大要素即全程追踪追溯、效期控制、异常管理、温控采集和作业效率,李培杰先生从几个重点的方面介绍了如何应用信息系统推动冷链服务升级,如分布式订单管理、精细化冷链仓储管理、仓储和运输业务的联动、全程监控和追溯、冷链上下游协同及执行可视化等,通过强大的冷链物流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和跨企业冷链的有力管控,建立高效的仓储和配送中心,降低成本和库存,确保服务质量。
李培杰先生的精彩分享赢得了台下与会嘉宾们的高度关注,并引发了现场观众就冷链管理提升、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热烈讨论。会后,众多相关企业来访锐特的展位,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咨询与交流。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