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供应链管理 > 正文

盘点:2015年中国供应链七大趋势

发布时间:2015-02-28 10:57:22 i天下网商

2015“中国经济新常态”将体现在行业的转型以及价值链的重构两个方面。从行业看,有的行业将脱胎换骨(如:消费品和移动设备),有的将蓬勃发展(如:生命科学和医疗),有的将停滞不前(如:汽车),有的则在挣扎求存(如:工业和传统制造业),行业转型的特点决定了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发展重心的差异。针对产业价值链,最戏剧性的变化将发生在零售和分销环节,传统零售商将面临来自在线竞争对手日趋严峻的挑战。此外,互联网技术和物流快递服务将推动越来越多的零售创新。

 

同时,消费者数据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发展很快会将上游制造端开辟为另一片战场,在受需求驱动的同时变得更为灵活。换句话说,整个制造业供应链将经历二度配置,以满足未来的消费需求。下面,是对中国供应链的七大关键趋势的预测。

 

趋势一

 

电商高速发展将继续改变下游零售配送市场,在创造重要机遇的同时,亦严重威胁着物流公司的生存现状。

 

中国在线销售和相关的包裹递送量一直保持着超过40%的增长率。同时,经过不断的开发和测试,以社区为基础的O2O商业模式也预示着2015年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但物流电商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主要围绕两大方向:a)商品化快递物流服务供应商开发并推出差异化物流产品;b)不同电商生态系统主体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主要电商平台将通过发展自身物流能力(如:京东和苏宁)或借助技术平台控制物流部门(如:阿里巴巴和菜鸟网络技术)来积极推进垂直整合。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快递公司一方面积极发展自身电商平台,一面也力求维系各个电商平台服务间的微妙平衡。此外,领先的零担业务企业和快递物流公司正突破传统的界限,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寻求兼顾增长和发展的电商物流解决方案。毫无疑问,物流公司和电商平台将继续保持这种爱恨交织的关系,这也将是2015年最突出的供应链发展趋势之一。

 

趋势二

 

消费品公司将利用迅速增长的电商和移动商务能力实现中国经营模式的创新。随着供需匹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S&OP愈显关键。

 

由于消费品行业增长放缓,食品饮料,化妆品,服装服饰等行业都面临着如何维持整体增长率的挑战。同时,随着消费者逐步向网络购买行为倾斜,许多商家正积极开发电商解决方案,以期挖掘这一领域的增长潜力。大多数消费品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挑战是:如何开发整合的线上线下配送模型,既能避免渠道冲突,又能提供无缝连接的用户体验。其实,随着O2O社区服务站数量的上升,城际快递物流能力快速发展,连接供需的技术平台不断完善,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已成雏形,其核心在于如何在一定的消费者半径中,高效利用整个渠道的库存。此外,由于商家可以及时在线获取大量消费者需求信息,依托大数据分析和综合销售运营规划能力,建构灵活的供应链已是迫在眉睫。

 

趋势三

 

尽管许多手机厂商不断寻求各种方法完善自身的供应链,但仍将面临破产。

 

作为最活跃的市场之一,移动设备市场见证了传统业界大佬摩托罗拉,诺基亚的突然破产,以及小米等新兴行业领袖的迅速崛起,这意味着不转变模式,商家的生存和发展将举步维艰。单纯提升供应链效率或分销渠道的有效性并没有改变这些曾经的主要市场主体走向灭亡的命运。那是因为市场竞争的本质(或市场现状)已彻底从单纯产品竞争转移到产品生态系统竞争。对还在挣扎中的日本,韩国和部分中国手机品牌,如果无法意识到市场变化的实质,全面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型,并重新设计产品/用户生态系统,它们也难逃在2015年破产的厄运。

 

趋势四

 

总体而言,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将迅速扩张,产能和分销能力大幅提升。随着跨国企业对“价值细分”市场的不断渗透,我们也将有望看到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一定程度的整合。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中产阶级人口的增加,人们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使其成为所有行业内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同时,国家医疗政策也推动市场进一步向小城市和医院渗透,促使该价值细分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该行业供应链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支持快速的顶线增长---预计将接近每年50%。此外,鉴于在该领域中,质量控制需求尤为突出,如何在控制合理成本且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服务更广泛区域的不同客户成为了新的挑战。我们有望看到企业对区域配送中心和冷链配送能力的大力投资。此外,公司也需要调整其制造工厂的分布,实现本土制造,以求在下一轮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成本优势。

 

趋势五

 

汽车行业即将接近产能峰值,重点将转移到如何在相同产能下实现更大销量。售后市场的销售增长也意味着备件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2014年12月,深圳市政府突然推出车辆限购政策,标志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已近尾声。我们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行业内将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下一阶段汽车价值链的增长领域将主要集中在二手车销售和售后市场,并主导供应链的两大投资方向。首先,整车厂需开发需求驱动的供应链。这要求对整个订单到交付(OTD)流程开展端到端的评估,最有效地捕捉销售端的需求信号,并利用此信息有效规划生产和交付。其次,整车厂和大型经销商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有效的二手车和备件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完善的物理网络,合理计算的库存和补货战略以及由IT系统为基的强大物流和运输解决方案。

 

趋势六

 

工业制造(重工业)将继续受到房地产市场和整体经济衰退的影响。供应链重点将集中在提升效率和出口过剩产能。

 

受房地产市场增速持续放缓的影响,工业部门(重工业)将经历较长低迷期。一些行业主体采取融资租赁的方法,提升销售和设备利用率。另一些则寄望于向海外市场出口过剩产能。因此,如何通过精益生产方法论和建构出口供应链来提高生产效率,将成为该领域的供应链重心。同时,由于客户网站安装站点的增加,客户使用体验变得日趋关键。更多工业品企业将把服务创新视为核心竞争力,不再将售后服务局限于维修和配件方面,而是考虑到整体客户体验,以识别潜在的端到端服务捆绑销售。他们的目标将从单纯产品销售延伸到提供端到端用户体验的价值销售。

 

趋势七

 

传统制造业(更多劳动量,更低技术壁垒)活动将合并,迁至海外或转变为自动化运作。卓越制造变得至关重要。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活动已经失去了原有吸引力。许多纺织和制鞋企业已经开始将工厂从中国迁往东南亚及非洲等新的低成本区域。此外,劳动密集型的电子装配工作也正逐步往中国内陆转移或由工业机器人取代。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有望看到更积极的区域和全国范围内的制造网络布局调整以及对生产和物流自动化的大力投资。对于那些现存的制造工厂而言,则需通过精益制造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来解决面临的困境。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