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04 10:33:41 福建日报

交通运输部日前首次汇总发布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向社会公开收支情况、里程规模、累计投资、债务余额、站点数量等信息。但令人遗憾的是,此举非但没有平息舆论,反而引来公众更多的猜测和质疑。
这份公报看似公开了很多信息,但却更像是“堵民之口”,应付了事。因为公开的内容不够细化,不仅无法释疑解惑,反而让人疑窦丛生。
从公报内容看,这次公布的“账本”与公众期待相去甚远。比如,公报不仅没有直接回应备受关注的高速公路收费年限问题,反而列出全国收费公路运营的巨额“亏空”,替延长收费年限找借口、想理由。但“亏空”从何而来、具体每一条收费公路的收支情况如何、延长收费依据何在等问题,公报又语焉不详。
很多人认为政府部门在“狡辩”,实则想霸占收费公路这台“提款机”不放。网络上,类似质疑声铺天盖地,并非无因。
关于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现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十四条已有明确规定,各地本应据此执行。但近年来,各地却屡屡出现以各种名义延长收费期限的做法。而对老百姓最关心的其他问题,地方政府往往不多做解释、不公开信息。这种“我说行就行,不行也得行”的态度,给人以政府滥用职权和“耍赖”之感,也难脱违法之嫌。
更有甚者,交通运输部去年曾组织起草《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中增加多种延长收费年限的规定,并删除现行条例中“政府还贷公路在批准的收费期限届满前已经还清贷款、还清有偿集资款的,必须终止收费”一条,引起广泛争议。征求意见至今已过去一年多,仍然没有下文。
依法行政是对法治精神的践行,也是政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应该做出的表率。针对收费公路到底是不是“提款机”、运营是否真的遭遇巨额亏损、应不应该延长收费年限等质疑,不能由政府部门一张嘴说了算。首先应该将这本大账晒清、晒透再说。即便要对现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进行修正,也必须要建立在确保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江西跨境电商发展交流会举办 科捷出海供应链破解行业难题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关于学习借鉴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 多部门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71.6%
- 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
- 生态环境部:对机动车特别是货车排放问题的监管将更加严格
-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 【湖南】今年建设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9万个
- 船舶免费过闸政策正式实施 船民企业共享“水运红利”
- “五一”假期全国快递包裹揽投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 【浙江】宁波金华海陆联动补链强链通途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