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24 11:56:04 标准化工作部
《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GB/T37099-2018)、《物流园区绩效指标体系》(GB/T 37102-2018)、《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 托盘设计准则》(GB/T 37106-2018)三项国家标准已于2018年12月28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三项国家标准均是列入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点标准项目,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有利的支撑物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GB/T37099-2018)
一、背景情况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出现能源危机,资源枯竭,生态系统失衡等等现状。各国政府采用各种方式推动绿色的发展,包括追加投入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组织力量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制定专门政策和法令来引导企业的环保行为。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绿色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2014年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将“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作为七项主要任务之一。为了落实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主要任务,国家标准委汇同13个部门于2015年11月发布了《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将绿色物流指标及评价列为标准制修订重点领域。
二、目的意义
1、为政府和行业管理提供依据
标准提供的绿色物流指标体系及指标核算方法,可以作为政府或社会组织全面考核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绩效的参考依据,对企业的绿色物流水平做出客观评价。通过对企业的测评,政府或相关组织部门可以有效掌握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制定推进绿色物流的相关政策如推展绿色物流工作、支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标准将为政府和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2、为评估企业绿色物流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标准提供的绿色物流指标体系及指标核算方法易于实施,可计量与横向对比,应纳入到企业考核中,评估企业是否为绿色物流企业。企业可应用本标准计算出企业物流过程的资源消耗总量、物流规模与作业效率、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制定下一步的减排目标,从而推动企业节能降耗、绿色减排。
三、主要内容
标准首次给出了绿色物流的定义,规定了企业的绿色物流指标体系与指标核算方法,适用于绿色物流的建设、评价和考核,为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以及企业绿色物流水平评估提供依据。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物流”定义
标准首次给出了绿色物流的定义,“通过充分利用物流资源、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合理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实现物流环境净化的过程”,即通过对土地、能源、水、材料、管理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通过在物流各环节中设施设备的高效运行和物流作业效率提升,进而达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2、绿色物流指标体系
标准依据“绿色物流”的定义,按照开展物流活动的输入、物流运作、物流活动产生的能耗排放输出全过程展开,选取资源、运作、环境三个层面的共34个关键指标构建形成绿色物流指标体系。包括: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资源指标 (17个) | 设施 | 物流节点选址 |
容积率 | ||
建筑节能率 | ||
库区绿地率 | ||
设备 | 场库高效灯具占比 | |
新能源车或符合国家最新环保要求车辆占比 | ||
清洁能源装卸设备占比 | ||
标准化周转容器占比(集装箱、交换厢体、托盘、周转箱、笼车等) | ||
能源 | 场库单位容积能耗 | |
载运工具百吨(立方米/车)公里 燃料消耗量 | ||
使用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 | ||
物流包装 | 生物降解塑料包装材料使用率 | |
可再利用包装材料使用率 | ||
减量化包装材料使用率 | ||
管理 | 物流管理体系 | |
物流运营方案 | ||
物流信息化水平 | ||
运作指标 (9个) | 设施设备利用 | 场库单位面积(容积)吞吐量 |
载运工具载重量(容积)利用率 | ||
周转容器循环使用占比 | ||
机械设备使用率 | ||
物流作业 | 集装单元化运输占比 | |
共同配送占比 | ||
货损率 | ||
物流包装回收率 | ||
不合格品(含废弃物)合规处理率 | ||
环境指标 (8个) | 温室气体 | 单位业务量温室气体排放量 |
大气污染 | 单位业务量载货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 |
单位业务量柴油叉车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 ||
单位业务量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 ||
固液体污染 | 单位业务量固体污染物产生量 | |
单位业务量液体污染物排放量 | ||
固液体污染物合规处理率 | ||
噪声污染 | 噪声排放值 |
3、绿色物流指标核算方法
标准从可比、可量化原则给出了每个三级指标的核算条件性说明、核算方法以及和企业绿色化程度
的关系。
★《物流园区绩效指标体系》(GB/T 37102-2018)
一、背景情况
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具有功能集成、设施共享、用地节约的优势,促进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提高社会物流服务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物流园区已由规划建设为主向运营管理为主转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园区专委会调查,2017年我国物流园区数量已经达到1638家,其中进入运营阶段的物流园区有1113家,占物流园区总数的68%,与2006年的24%相比有了大幅提升。
同时,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物流园区发展。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把物流园区工程列为9项重点工程之一。201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发改经贸〔2013〕1949号),这是我国首个物流园区专项规划。2014年,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将物流园区列为12项重点工程之一。
随着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各政府部门也将物流园区作为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主要抓手之一。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多数物流园区尚存在资源聚集效应不强、多式联运衔接不畅、综合服务能力不足、运营管理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物流园区发展现状与十九大报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极不相称。2017年12月18-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可见绩效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物流园区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绩效指标体系,本标准作为评价物流园区建设成果和园区运营管理水平的依据,通过行业对标、树立典型和示范引领,提升园区运营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和政府制定园区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二、目的意义
1、提高运营水平
在园区管理方面,建立物流园区绩效指标体系,有利于判断园区自身地位与发展水平,并通过各指标评价结果的分析,找出园区自身不足,加强园区的自我管理,从而明确园区发展与改进的方向,提升物流园区运营水平。
2、树立行业标杆
在行业管理方面,目前我国物流园区仍然缺乏成功的经验,建立物流园区绩效指标体系,有助于形成统一评判标准,区分经营成效好的和成效差的物流园区,通过对经营状况良好的物流园区进行试点示范,可以为经营不善和尚未运营的物流园区的学习借鉴经验提供可靠依据。
3、把握发展趋势
在政府管理方面,建立物流园区绩效指标体系,有利于政府掌握物流园区整体运营情况,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物流园区的分布情况,并通过进一步分析不同物流园区的发展前景,为政府重新配置物流发展资源、精准制定发展政策、推动物流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4、辅助投资决策
在社会责任方面,建立物流园区绩效指标体系,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物流园区发展水平,有效区分不同物流园区的发展优势与劣势,确定物流园区的业务特点,从而为企业入驻园区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三、主要内容
标准规定物流园区绩效指标体系和指标内涵,是各类物流园区的绩效管理与评价的参考依据。
1、物流园区绩效指标体系
标准从园区的物流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运营管理与社会贡献4方面给出了52个绩效指标要求。包括: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基础设施 (9个) | 基础设施水平 | 园区实际占地面积 |
物流运营面积占比 | ||
建筑面积 | ||
建筑占地面积 | ||
投资强度 | ||
交通设施衔接 | 公路设施衔接 | |
铁路设施衔接 | ||
航空设施衔接 | ||
港口设施衔接 | ||
服务能力 (22个) | 仓储服务能力 | 仓储面积 |
仓储容积 | ||
年货物吞吐量 | ||
运输服务能力 | 运载工具数 | |
运载工具载重吨数 | ||
年货运量 | ||
年货物周转量 | ||
装卸搬运服务能力 | 装卸搬运设备数量 | |
装卸搬运设备新度系数 | ||
单机最大起重能力 | ||
总起重能力 | ||
分拣能力 | ||
流通加工服务能力 | 年流通加工量 | |
信息服务能力 | 园区信息化发展水平 | |
公共信息平台注册账号量 | ||
公共信息平台日均访问量 | ||
公共信息平台网页级别(PR值) | ||
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完备性 | ||
金融物流服务能力 | 仓单质押、提单质押、保兑仓、代理采购、垫付贷款、代收货款、保理等 | |
增值服务能力 | 货运代理、咨询与方案设计、市场交易、贸易代理、口岸、保税等 | |
基础配套服务能力 | 停车、住宿、餐饮、加油(加气、充电)、物业、修理、购物、娱乐等 | |
政务和商务服务能力 | 工商、税务、金融、保险、海关、国检、财务、财政服务等 | |
运营管理 (13个) | 作业效率 | 人均作业量 |
自动化处理效率 | ||
物流强度 | ||
园区发送量占地区运量比例 | ||
经营效率 | 投入产出率 | |
劳动生产率 | ||
综合服务质量 | 客户满意度 | |
入驻企业数量 | ||
入驻企业质量 |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体系 | |
安全生产事故数量 | ||
连续安全生产天数 | ||
环境事件数量 | ||
社会贡献 (8个) | 社会责任 | 从业人员数量 |
单位面积税收额 | ||
生态责任 | 单位收入(作业)耗电量 | |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 ||
新能源汽车使用率 | ||
绿色建筑覆盖率 | ||
土地集约 | 建筑密度 | |
容积率 |
2、指标内涵
标准给出了每一个三级绩效指标内涵、指标说明、评价要求和计算方法。
★《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 托盘设计准则》(GB/T 37106-2018)
一、背景情况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国家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国务院先后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等政策文件,都重点部署了物流标准化等工作。2014年,商务部联合国家标准委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由商贸物流起步、从标准托盘切入、带动提高物流标准化整体水平”的工作部署。2018年,商务部联合9部委正式发布了《关于推广标准托盘发展单元化物流的意见》,明确了将标准托盘作为切入点进行推广标准化应用,标准托盘将作为物流运输设施设备进行标准化所围绕的中心点,包装箱、周转箱(筐)、货运车厢、集装箱等上下游标准设施设备要围绕标准托盘为中心设立标准,进行衔接、运作,提升物流上下游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化水平。
深入贯彻国家物流标准化发展战略,落实国家推广标准托盘发展单元化物流的方针,本标准基于对单元化物流系统的系统规划,对单元化物流系统适用的各类托盘在尺寸规格、载重量、标识等主要性能指标和使用等要求进行统一和规范,作为供应链物流的各个环节无缝衔接的基点,从而为我国形成高效低成本的社会化的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奠定基础。
二、目的意义
1、规范和控制物流过程
单元化物流强调货物以规格化单元的形式在供应链从始至终地顺畅流通。标准通过对单元化物流系统适用的各类托盘的规范和统一,为货物单元规格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确保了货物单元在供应链里实现一贯化作业,使得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和用户之间的物流更加顺畅流通,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促进物流链各环节标准化衔接
托盘是货物运输最基础的装载单元,是物流机械化与自动化搬运最主要的作业单元,是仓储系统最基本的储存单元,也是物流信息系统最基本的记录单元,牵一发动全身,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等物流环节中起着衔接贯通的关键作用。标准通过托盘的规范和统一,今后就能够以托盘尺寸标准为核心,推动包装箱、周转箱、车厢等物流载具与之相匹配,储存、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物流设施设备与之相衔接。这对于整合优化供应链各物流环节的设备和工艺,形成我国单元化物流系统至关重要。
3、提升单元化物流水平
标准秉承物流科学理念,从单元化物流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规范和统一托盘标准,倡导和鼓励生产制造、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以单元化、标准化托盘载具为依托,规范包装、储存、装卸、搬运、分拣、配送、运输等物流各环节操作,协同推进物流一体化运作,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单元化物流水平,促进物流提质增效。
三、主要内容
标准给出了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中流通的平托盘、箱式托盘、立柱式托盘和滑板托盘的设计准则和射频识别标签(RFID)及条码符号的基本要求,是形成我国单元化物流系统时托盘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的依据。
1、托盘形式
主要规定了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中托盘的主要形式有平托盘、箱式托盘、立柱式托盘和滑板托盘。
2、平托盘设计准则
主要规定了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中平托盘材质分类以及各材质平托盘在尺寸及公差、形式、额定载荷以及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3、箱式托盘设计准则
主要规定了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中箱式托盘在形式、尺寸、额定载荷、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4、立柱式托盘设计准则
本章规定了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中立柱式托盘在形式、尺寸、额定载荷、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5、滑板托盘设计准则
主要规定了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中滑板托盘在形式、尺寸、额定载荷、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6、射频识别标签(RFID)及条码符号的基本要求
主要规定了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对射频识别标签(RFID)及条码符号在安装质量、标识位置以及两者匹配关系等方面的要求。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何黎明:打造“养车”新生态 助力物流高质量发展
- 崔忠付出席2024年IATA北亚区CARGO DAY暨广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大会
- 中物联2024年第5号公告 《卡车运维管理师从业能力要求》团体标准发布
- 任豪祥会见湖州市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链链长、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李全明一行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28期预告:《仓单要素与格式要求》国家标准宣贯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 关于召开2024第二届电子产业供应链年会的通知
- 中国重要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周报 (241111--241115)
- 2024年(第二十三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在廊坊召开
- 【央视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京津冀物流通道建设成效显著
- 任豪祥:中国物流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