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2 08:56:45 科技信息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18年月份为53.5%,较上月回升5.1个百分点,再次回到扩张区间。新订单、业务量、企业利润和周转效率等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升。表明随着生产建设旺季的到来,仓储需求有所增长,行业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从指数表现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需求恢复,业务转向活跃。3月份,业务量指数为58.5%,较上月回升18.5个百分点,达到去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表明春节假期结束后,仓储业务需求逐渐恢复。特别是大宗商品市场,各地企业陆续开工,前期积压的订单和建设项目逐步进入状态,市场需求得以集中释放。但今年全国多地存在着需求延后的情况,尤其是北方地区。由于全国两会及环保因素,开工有明显抑制。3月下旬在环保压力有所减轻的情况下,终端需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好转。本月业务量指数大幅回升一是因为需求恢复,业务活动趋于活跃,二是由于上月基数较低,三是市场受投机资金操作的影响。分行业来看,与基建相关的钢材、建材、机械设备业务量均有大幅上涨;受春耕影响,化工产品需求也有显著回升。
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转型升级之路仍任重道远。3月份,在业务量指数大幅回升18.5个百分点的背景下,业务利润指数回升了14.5个百分点,涨幅与业务量指数相比仍有差距,同时主营业务成本指数继续回升3.2个百分点达到55%的高位。反映出在需求增长带动下,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程度有限。企业目前盈利仍然要靠规模支撑,而不是依靠精细化管理和价值增长,企业成本控制和转型升级之路仍任重道远。
劳动力供给继续收缩。3月份,企业员工指数为47.7%,虽然较上月回升了1.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状态,且是11个单项指数中唯一一个仍位于荣枯线以下的指数。从调查情况来看,春节假期的后续影响仍在,用工成本上升,劳动力供应偏紧张,指数回落属于正常现象。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化仓储设施的应用,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也有所回落。
后市预期向好,但需理性看待。3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4.7%,较上月回升5.9个百分点,再次回到扩张区间;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落3.4个百分点,但仍达到60.1%的高位水平。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行业仍将向好发展。但也要注意到,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外需转弱,或将给仓储行业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从本月期末库存情况来看,再次回升0.9个百分点至55.8%。在需求明显好转的背景下,库存仍处于积压状态。综合多方因素,对后期走势还应理性看待。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中物联开展关于行业协会合规管理的“三新”学习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39期预告:《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基本要求》《餐饮物流服务规范》两项行业标准宣贯活动
- 2025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将于9月在厦门开幕
- 马增荣一行赴云南省走访调研
- 崔忠付:2025年上半年航空物流发展情况分析
- 整体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专家解读中国仓储指数
- 7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0.1% 连续九个月保持扩张
- 2025年7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点
- 关于举办第四期供应链管理师职业能力等级认证师资培训的通知
- 图解7月份仓储指数——短期因素扰动承压 行业运行保持韧性
- 2025年7月份中国仓储指数显示: 短期因素扰动承压 行业运行保持韧性